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世界書局的書局優勢

世界書局的書局優勢

世界書局先由沈知方個人經營,到1921年才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初期為賺錢計,以出版壹些迎合小市民低級趣味的社會新聞報道、言情小說、武俠小說為主,在世人心目中沒有什麽地位。1924年出版教科書以後,社會影響和經濟實力急劇增長,逐漸成為繼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之後第三大中國民營出版業。這裏不妨從人力、財力、組織機構、生產設備、出版品種等方面略加比較。 這三家是綜合性書局,凡中小學教科書、專科、大學教本、參考書、工具書、課外讀物、兒童讀物、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中外古今文藝名著、應用科學學術名著等,均有出版,並都出版若幹種定期出版物。

世界書局早期多出版低級通俗圖書,不為世人所重。後來力爭上遊,以商務、中華為競爭對象,如商務出版《四部叢刊》、中華出版《四部備要》、世界書局則出版《國學名著叢刊》,其中如影印《十三經註疏》、《經籍纂詁》、《說文解字段註》、《說文通訓定聲》、《四史》、《資治通鑒》、《昭明文選》以及《諸子集成》、《元曲選》,歷代古人詩詞專集等,精選善本,加上圈句,或加校勘記,或加評述,使卷帙浩繁的線裝書,變成洋裝普及本,便於翻檢閱讀和攜帶,並廉價發售,故頗受讀者歡迎。該書局中期總經理陸高誼曾好有壹比,商務、中華好比“全桌筵席”,世界書局好比是“點吃名菜”。鄭振鐸稱贊世界書局這些中國古典圖書,“價廉方便有用處”。

又如商務出版“萬有文庫”,世界則出“ABC叢書”,亦能風行壹時。商務的《辭源》、中華的《辭海》,為讀書界所必備,世界書局在蘇州設立編輯分所,聘請編輯多人,編《辭林》壹書,因抗戰爆發致編輯所分散而未編成。英文工具書,商務的《英漢模範辭典》為大中學生必備,世界書局出版《英漢四用辭典》亦受大中學生歡迎,並被販賣同行作為保存幣值而囤積。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世界書局印刷廠地處東區大連灣路,廠房被日本海軍占用。不久日方又威脅已退居幕後的沈知方,要沈與日方合作,沈氏堅決拒絕之。抗戰期間世界書局和商務印書館壹樣,都損失慘重,亦都不向日偽屈服,雖挫猶存,體現了民族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