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醫推拿(保健按摩)的祖師爺是誰?

中醫推拿(保健按摩)的祖師爺是誰?

是我國古代 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無確定發明者

應用推拿防病、治病、健身益壽,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幾千年前就受到中國醫學家及養生學家的高度重視。如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秦漢時期的《內經》中記載了按摩可以治療痹癥、痿癥、口眼歪斜、胃脘痛等。我國第壹部按摩專著《黃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也是秦漢時期成書的。

《黃帝內經》中就指出:“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及得復。”說明在秦漢時期推拿已成為醫療和養生的重要手段。晉代葛洪所著《抱樸子·內篇·遐覽》中曾提到有《按摩導引經十卷》,惜已佚。但在《養性延命錄》中,曾轉引導引經部分內容曰:“……平旦以兩掌相摩令熱,熨眼三過,次又以指搔目四眥,令人目明。……又法摩手令熱以摩面,從上至下,去邪氣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熱,雷摩身體,從上而下,名曰幹浴,令人勝風寒時氣、熱頭痛,百病皆除。”導引經的上述內容曾為許多書籍所推崇、引用。隋代的《諸病源候論》每卷之未,都附有導引按摩之法。當時,自我按摩作為按摩的壹個內容十分盛行,它的廣泛開展,說明按摩療法重視預防,註意發揮病人與疾病作鬥爭的主觀能動性。隋唐時期,在人體體表施行按摩手法時,塗上中藥制成的膏,於是,壹種既可防止病人表皮破損、又可使藥物和手法作用相得益彰的膏摩方法有了發展。膏的種類很多,有莽草膏、丹參膏、烏頭膏、野葛膏、陳元膏和木防己膏等,根據不同病情選擇應用。而且膏摩還可用以防治小兒疾病,《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兒雖無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寒風”。這個時期已有按摩專科,並有按摩博士、按摩師等職務名稱,可見當時按摩已頗盛行。尤其是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十分推崇按摩導引,他在《備急千金要方·養性》中提及:“按摩日三遍,壹月後百病並除,行及奔馬,此是養身之法。”孫氏此論,既是對唐代以前養生學的繼承,又是他自己經驗的總結,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到了宋金元時期,推拿運用的範圍更加廣泛,如宋代醫生龐安時“為人治病十愈八九……有民家婦孕將產,七日而子不下,百術無所效……令其家人以湯溫其腰腹,自為上下按摩,孕者覺胃腸微痛,呻吟間生壹男子”,運用了按摩法催產。在宋代陳直的《養老奉親書》中提出了老年人經常擦湧泉穴,可使晚年步履輕便,精神飽滿。

清代在保健推拿方面發展的特點,是對小兒推拿的著作較多,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手法簡便易行,在民間流傳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