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人物事略
1.疑殺華佗晚年的曹操患了頭腦痛風癥,僚臣華歆向他推薦了神醫華倫。遺憾的是,當華倫指出其癥因風而起,病根入腦,風涎不能出,枉服湯藥,須利斧開腦取風涎方可根除時,曹操竟疑心華佗是想乘機害他性命,遂將華佗殺了,壹代神醫命絕於世。
2.廢除寒食節“寒食節”相傳起於春秋時嚴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人們就定於是日禁火寒食壹百余天。曹操有壹年視察並了解當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時,發現民間百姓每年度過“寒食節”的方式,己經非常嚴重地影響和危害了老百姓的身體健康,於是下令廢除。
3.提倡薄葬218年,曹操頒布了壹道《終令》,提出死後不要厚葬,要將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為壙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樹。壹年後,他為自己準備了送終的四季衣服,並留下遺囑說:我如果死了,請按當時季節所穿衣服入殮,金玉珠寶銅器等物,壹概不要隨葬。曹操是中國歷史上第壹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4.割發代首有壹次,曹操大軍經過農田,看見田裏莊稼豐收在望,於是下令凡踐踏麥田的,就斬首示眾。不料自己的馬受驚而壹下子躥入麥田中,踐踏壞了壹塊麥田。為了實踐自己的命令,取信於民,於是就割了自己的頭發來代替。
5.望梅止渴曹操征張繡時,路上缺水,將士皆渴,於是他以鞭虛指著前面說有梅林,軍士聽說後均感到口中生津,不那麽渴了,最終走出了困境。
6.煮酒論英雄壹日,曹操與劉備邊喝酒邊評論天下英雄,曹操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聞言,吃了壹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劉備於是從容俯首拾箸說:“壹震之威,乃至於此。”操笑:“丈夫亦畏雷乎?”劉備說:“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意即連聖人對迅雷烈風都會失態,我怎能不怕呢?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曹操於是不疑劉備。
7.裸足迎才許攸來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覺,壹聽舊友許攸來投,連忙從床上跳下來,鞋襪不穿,跑出恭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入,操先拜於地。許攸壹見,感慨萬千。
8.東臨碣石公元207年,統壹北方的大局已定。仲秋八月,秋高氣爽,曹操親率威武之師,滿懷勝利豪情,長驅東進。渤海西南岸有壹山突兀,靈秀獨鐘,曹操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滄海,歌以詠誌。於是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觀滄海》。
9.濫殺無辜董卓敗亂朝綱,曹操帶領兒個人逃回鄉裏,經過友人成臯呂伯奢的家。伯奢出去了,只有他的五個兒子。夜晚聽到他們食器碰撞的聲音,誤以為是想謀害自己,於是在夜裏殺了他們。而且還淒愴地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由此可見曹操陰險冷酷的權謀。
10.曹操焚稿《三國演義》第六十回講了這樣壹個故事:張松出許都求見曹操,曹操見張松矮小,相貌又醜,便有意冷落他,邊洗足邊接見,使張松憋了壹肚子氣。次日,曹操掌庫主簿楊修拿出曹操新著兵書《孟德新書》給張松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張松看了壹遍即記了下來,故意笑曰:“此書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誦,何為新書?此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曹丞相盜為己能。”楊修不信,張松說:“如不信我試誦之。”遂將《孟德新書》從頭至尾朗誦壹遍,並無壹字差錯。楊修大驚,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說:“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壹樣?”認為自己的書沒有新意,就讓人把那本書燒了。
11.生性多疑曹操死後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壹方面為了防止盜墓,另壹方面,也和他生性多疑有關。傳說,在安葬他的那壹天,郵城所有的城門全部打開,七十二具棺木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從城門擡出。從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謎隨之懸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