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農業諺語的來歷

農業諺語的來歷

諺語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長期流傳的固定語言,在古代,對諺語的解釋有許多種,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諺,傳言也”,也有的學者稱諺語為“鄙語”,《尚書·無逸》某氏傳中說:“俚語曰諺”,劉勰《文心雕龍·書記》中記載為:“諺,直語也”,《辭海》將諺語定義為“熟語的壹種。流傳於民間的簡練通俗而富有意義的語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鬥爭的經驗”。(P451)《中國諺語集成編輯細則》裏面將諺語定義為:“諺語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廣為流傳的定型化的藝術語句,它是人民智慧和生產鬥爭、對敵鬥爭以及各種生活經驗之總結,是帶有諷喻性、訓誡性、經驗性和哲理性特征的語言結晶。”盡管對諺語的解釋十分繁多,而且都有著其不同的觀點,但從總體上來說他們都承認諺語是壹種通俗化的、大眾化的語言。諺語用簡潔通俗的語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經驗的總結。它將豐富的內容用濃縮、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可以起到發人深省的作用。其表現形式生動活潑,有聲有色,詼諧有趣,有著很強的說服力。

我國的諺語源遠流長,根據《古謠諺·凡例》記載,“謠諺之興,其始止發乎語言,未著於文字”。[1]說明諺語在文字產生之前早就已經存在了,是在有了文字之後,才被記錄了下來。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和先秦古籍中都早已經有了諺語的存在,至宋、明、清時期,諺語進壹步發展成熟,新中國建立之後,對諺語的研究更加得到了重視。斯大林曾說過這樣的話:“語言隨著社會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和發展,語言隨著社會的死亡而死亡。社會以外是沒有語言的。因此要了解語言及其發展的規律,就必須把語言同社會的歷史,同創造這種語言,使用這種語言的人民的歷史密切聯系起來研究。”[2]由此可見,諺語的創造自然和最具有生產經驗的廣大勞動群眾的語言生活緊密相關的。作為“至聖先師”的孔子,當他的學生樊遲問起他如何從事農業活動的時候,他只好承認“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3]毛澤東同誌在《反對黨八股》裏談到如何學習語言時,首先提出“要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並提出:“人民的語匯是很豐富的,生動活潑的,表現實際生活的。”[4]

諺語是勞動人民創造的語言財富,它以口語的形態,在廣大人民的口頭上,被廣泛地流傳和沿用,是群眾實踐經驗的結晶,並且在長期的、廣泛的流傳過程中,不斷集中廣大群眾新的知識,不斷經受實踐的新的驗證,從而不斷地揚棄,不斷地豐富的智慧之花。諺語是人民語匯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來自人民大眾,並且深深地根植於人民大眾生活和工作的土壤之中。學習諺語有助於豐富我們的語匯,有助於提高我們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諺語的內容包羅萬象,學習諺語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的認識能力。最早記錄下來的諺語是那些被稱之為“農諺”和“氣象諺語”的諺語。[5]它們涵蓋了中國各地老百姓長期以來對氣象規律和農時的觀察。來自生產鬥爭的農業諺語和氣象諺語,是與勞動人民的生活緊密聯系的,因此是最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熟知的,這兩類諺語的科學性,也是人們最容易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