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傳序》 杜預
1.? 本序的多個題目: “春秋序”,“左氏傳序”,“春秋經傳集解序”,“春秋左氏傳序”。{孔:非“釋例序”}
2.? 作者杜預的寫作目的: 序《春秋》名義、經傳體例及已為解之意也。
3.? 此序的 大綱 :
此序大略,凡有十壹段,明義以“春秋”是此書大名,先解立名之由。
自“春秋”至“所記之名也”,明史官記事之書、名曰“春秋”之義。
自“周禮有史官”至“其實壹也”。明天子諸侯皆有史官、必須記事之義。
自“韓宣子適魯”至“舊典禮經也”。言周史記事、褒貶得失、本有大法之意。
自“周德既衰”至“從而明之”,言典禮廢缺、善惡無章,故仲尼所以脩此經之意。
自“左丘明受經於仲尼”至“所脩之要故也”,言丘明作傳,務在解經,而有無傳之意。
自“身為國史”至“然後為得也”,言經旨之表不應,須傳有通經之意。
自“其發凡以言例”至“非例也”,言丘明傳有三等之體。
自“故發傳之體有三”至“三叛人名之類是也”,言仲尼脩經有五種之例。
自“推此五體”至“人倫之紀備矣”,總言聖賢大趣足以周悉人道,所說經、傳理畢,故以此言結之。
自“或曰《春秋》以錯文見義”至“《釋例》詳之也”,言已異於先儒,自明作《集解》、《釋例》之意。
自“或曰《春秋》之作”下盡“亦無取焉”,大明《春秋》之早晚、始隱終麟、先儒錯繆之意。
4.? 《左傳》的傳播過程 及 《左傳》學的建立過程 :
賈逵《大史公十二諸侯年表序》雲:“魯君子左丘明作傳。”據劉向《別錄》雲:“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吳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鐸椒。鐸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張蒼。”此經既遭焚書而亦廢滅。及魯***王壞孔子舊宅,於壁中得古文逸《禮》有三十九篇,《書》十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遭巫蠱倉卒之難,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舊書,多者二十餘通,藏於秘府,伏而未發。漢武帝時,河間獻《左氏》及古文《周官》。光武之世,議立《左氏》學,公羊之徒上書訟《公羊》抵《左氏》,《左氏》之學不立。成帝時,劉歆校秘書,見府中古文《春秋左氏傳》,歆大好之。時丞相尹鹹以能治《左氏》,與歆***校傳。歆略從鹹及丞相翟方進受,質問大義。初《左氏傳》多古字古言,學者傳訓詁而已。及歆治《左氏》,引傳文以釋經,轉相發明,由是章句義理備焉。歆以為左丘明好惡與聖人同,親見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二弟子後,傳聞之與親見,其詳略不同。歆數以問向,向不能非也。及歆親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皆列於學官。哀帝令歆與五經博士講論其義,諸儒博士或不肯置對,歆因移書於大常博士,責讓之。和帝元興十壹年,鄭興父子及歆創通大義奏上,《左氏》始得立學,遂行於世。至章帝時,賈逵上《春秋大義》四十條,以抵《公羊》、《谷梁》,帝賜布五百匹。又與《左氏》作《長義》。至鄭康成,箴《左氏膏肓》,發《公羊墨守》,起《谷梁廢疾》。自此以後,二傳遂微,《左氏》學顯矣。
5.? 漢武帝時期的巫蠱倉卒之難: 漢武帝的幻覺為導火索,奸臣江充和宦官蘇文等作祟,使漢武帝害死了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太子劉據、劉據的兩個兒子、丞相公孫賀父子。最後漢武帝想明白了,又殺了江充和蘇文。嘖嘖嘖(吃驚[⊙o⊙])
1. 概括: 自“春秋”至“所記之名也”,明史官記事之書、名曰“春秋”之義。
2.“春秋”這個名詞,不見於經,只有傳裏有。 孔子之前,便已存在“春秋”的名詞了 。
3. 五帝時候的史官所記未必叫做“春秋”,但是周朝每國的史記都叫做“春秋”。 {孔:《禮記·內則》稱五帝有史官,既有史官,必應記事,但未必名為“春秋”耳。據周世法則,每國有史記,當同名“春秋”。}
1. 概括: 既辨“春秋”之名,又言記事之法。
2. 事之所系,年、時、月、日四者皆具文也。 史之所記,皆應具文,而《春秋》之經文多不具。
3. 《春秋》中缺少年、時、月、日的原因:
(1) 有月無時: 仲尼備文,後人脫誤
(2) 有日無月: 史文先闕,仲尼不改
(3) 不書日。 {孔說:“案經傳書日者,凡六百八十壹事:自文公以上,書日者二百四十九;宣公以下亦俱六公,書日者四百三十二。”}
A.久遠遺落,不與近同
B.他國之告有詳有略
總之,按照孔穎達的看法,仲尼不可能錯就對啦。(諷刺)
4.? 《春秋》不以日月為例 。以日月為例的,只有二事。 “公不與小斂,故不書日”(諷刺君恩薄)、“不書日,官失之也。”
5. 仲尼刊定日無褒貶,而此序言史官記事必系日月時年者,自言記事之體須有所系,不言系之具否皆有義例也。
1. 概括: 將解名曰“春秋”之意,先說記事主記當時之事。
2.事有先後,須顯有事之年。
3. “春秋”的含義: 春先於夏,秋先於冬,舉先可以及後,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見冬,故舉二字以包四時也。
4. 《春秋》有空時而無事者,壹時無事則書首月。 蓋以四時不具,不成為歲,故時雖無事,必虛錄首月,其或不錄,皆是史之闕文。
ps:
《左傳》交流會用書 ,包括:
1.楊伯峻. 《春秋左傳註》(修訂本).?中華書局. 1990年版
2.沈玉成.《左傳譯文》.?中華書局.1981年版
3.李學勤主編.《十三經註疏·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4.《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年版(此版是在四部叢刊宋刻本《春秋經傳集解》底本的基礎上點校的)
5.杜預註. 四部叢刊本[再造善本]《春秋經傳集解》(中縫切,書簽全,據中國上海圖書館藏宋刻本影印)
6.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7.孔穎達註.《春秋左傳註疏》.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明崇禎11年古虞毛氏汲古閣本
8.杜預註.《春秋經傳集解》. 明嘉靖時期覆刻元相臺嶽氏刊本
9.吳楚材、吳調侯. 《解題匯評古文觀止》.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不讀不懂,多讀多懂,不懂處渴望請教,讀懂處期盼交流。望減少疏離和孤獨感、獲得相對意義的快樂。
?願,吾道不孤,必有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