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康氏雜說鳳 凰

康氏雜說鳳 凰

鳳凰,最初作“鳳皇”,後人因“鳳”字,便在“皇”字頭上加壹“幾”字造“凰”字與之相對應,成“鳳凰”二字,後遂漸成為此鳥之通用名稱。是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亦稱為丹鳥、火鳥、鶤雞、威鳳等。常用來象征祥瑞,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自秦漢以後,龍丶鳳遂漸成為最高的神聖之物,龍成了帝王的象征,帝後妃嬪們開始稱鳳比鳳,再到後來,“鳳”為皇後的專稱專用,鳳凰的形象逐漸雌雄不分,整體被“雌”化了。

其實最初,“鳳”與“凰”是用來代表這種鳥的兩種不同性別的,原本稱雄的叫“鳳”,雌的叫“凰”,致其總稱則曰鳳。現將古籍中最有代表性的有關記載資料錄於此:

《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唐·孔穎達疏:“雄曰鳳,雌曰皇。”

《藝文類聚》卷九九:“《瑞應圖》曰:‘鳳皇者,仁鳥也,雄曰鳳,雌曰皇’。”

春秋·左丘明《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初,懿氏蔔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皇於飛,和鳴鏗鏗。”晉·杜預註:“雄曰鳳,雌曰皇,雌雄俱飛相和而鳴鏗鏗然。”

以上諸資料都是對“鳳凰”鳥的最初解釋和定性,雖顯得神奇但並不復雜。到後來,這種鳥不僅神奇,而且趨於復雜化了,復雜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①形象變復雜了。

? A:《山海經·〈南山經·南次三經〉》:“又東五裏,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膺文曰仁,腹文曰信。”

這兒說鳳凰鳥狀如雞,有五種顏色,並且身上五處地方的顏色都呈德丶順丶義丶仁丶信這五個有吉祥意義的字。

B:漢?佚名《爾雅·釋鳥》:“鶠,鳳,其雌皇。”晉·郭璞註:“雞頭,蛇頸,燕頷,龜背,五彩色,高六尺(按:《京房易傳》雲高壹丈二)許”。

這是壹種形象,是頭象雞丶頸項象蛇丶頷象燕子丶背象龜背,羽毛呈五種顏色,高有六尺多。

C: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九“鳳凰”條下釋雲:“鳳,南方朱鳥也。按《韓詩外傳》雲:鳳之象,鴻前麟後,燕頷雞喙,蛇頸魚尾,顴顙鴛顋,龍文龜背,羽備五采,高四五尺。翺翔四海,天下有道則見,其翼若竿,其聲若簫。不啄生蟲,不折生草,不群居,不侶行,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這又是壹種形象:即前身象鴻丶後身象麟(傳說中神獸名),頷象燕子丶喙同雞嘴,頸象蛇頸丶尾象魚尾,全身龍鱗紋,背同龜背壹樣,羽毛五種顏色,高四丶五尺。

? ②地位變復雜了,地位變高丶成了百鳥之王。

《藝文類聚》卷九0引《禮記》:“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又引《大戴禮》:“羽蟲三百六十而鳳皇為之長。”

漢·許慎《說文·〈鳥部·鳳〉》:“鳳飛,群鳥從以萬數。”

四靈,意即四類動物的總代表丶總長。麟,即麒麟,為壹切四腳動物的獸類之總長。鳳,為壹切飛行禽類動物之總長;龜,為壹切爬行類動物之總長;龍,為壹切鱗甲類彎曲爬行類動物之總長。

? ③種類變多丶名稱變復雜了 。

? A:鳳鳥最初有三種稱呼,因而每壹種形象則有不同的名稱丶稱呼。最初稱鳳丶皇丶鸞。

? ? 《山海經·西次二經》:“女床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鸞鳥。”又《大荒西經》:“有五采鳥三名:壹曰皇鳥,壹曰鸞鳥,壹曰鳳鳥。”《廣雅·釋鳥》:“鸞鳥,……鳳皇屬也。”《藝文類聚》卷九十引《決疑註》:“象鳳者有五,……多青色者鸞。”

B:後來鳳凰變成了五種種類,其種類由單壹而變復雜化。

變成五種種類的原因,是因其“五采”的原因。五采,就是五種彩色。采,同“彩”,即彩色之意。由於鳳凰的羽毛有五種顏色,而這五種顏色在每個鳥身上有多有少,人們根據它們身上顏色的多少便給予壹定的名稱加壹區分,因而鳳凰又稱為五鳳,就是由此而來的。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九“鳳凰”條下釋名:“蔡衡雲:象鳳者五:赤多者鳳,青多者鸞,黃多者鹓鶵,紫多者鸑鷟,白多者鹔鹴。”

《小學紺珠》卷十:“鳳象者五,五色而赤者鳳;黃者鹓鶵;青者鸞;紫者鸑鷟,白者鴻鵠”。

③血源關系變復雜了,認為鳳凰是飛龍生出來的,是飛龍的後代兒孫,而鸞鳥呢又是鳳凰生出來的。

A: 《淮南子·墬形訓》:“羽嘉生飛龍,飛龍生鳳皇,鳳皇生鸞鳥,鸞鳥生庶鳥,凡羽者生於庶鳥。”漢? 高誘註:“飛龍、羽嘉,飛蟲之先。”

羽嘉是神話傳說中飛行動物的祖先。這段話是說:羽嘉生了飛龍,飛龍生出了鳳凰,鳳凰又生出了鸞鳥,鸞鳥呢又生出了庶鳥。後來世界上凡是飛行的長有羽毛丶翅膀的鳥類,都是庶鳥生出來的。總而言之壹切鳥類***同的祖先是飛龍。

B: 壹說:羽嘉生了應龍,鳳凰是應龍生的。

《大藏經》:“羽嘉生應龍,應龍生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