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廉潔的官員無論是在什麽時候都是非常受人尊重的,而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當中,在史冊上留下名字的清官也不少,但是要是說在現代知名度最高的古代清官,那壹定就是人稱''包青天''的包拯了。
包拯軼聞在現代,以包拯的傳奇故事作為藍本的影視劇可以說是非常多了,這也是包公能在今天出名的壹個重要原因了。影視劇所塑造出來的那個皮膚黝黑,腦門上頂著壹輪彎月的包拯形象可以說是十分深入人心了。
現在包拯的壹個重要標誌就是額頭上的壹個月牙形狀的疤痕,但是在歷代的包拯畫像中,包公的額頭都是很光滑的,並沒有這麽壹道疤,那後世的包拯形象又為何會有這麽壹道月牙狀的標記呢?
其實最先出現月牙形狀標識的是包公在戲劇中的臉譜,包公的臉譜和壹般的戲劇臉譜不大相同,整張臉漆黑如墨,只有在腦門正中間的位置出現了壹道用潔白的油漆畫出了壹道月牙。而在戲劇中,這張臉譜是包公專用的。
有人說,包公的這道月牙是壹種通行證。這種腦門俗稱''月形腦門'',學名就叫做''太陰腦門'',因為包拯公正威嚴、剛正不阿,民間的老百姓就猜測這位包青天大人同時管著陽間和陰間兩邊的案子。
白天就負責陽間的案子,夜裏自然就料理陰間的案子去了,而這''月牙''就是包拯往來陰陽兩界的通行證。
盡管包拯實際上並沒有各種文字作品以及影視作品中那些神奇的能力和經歷,但是包拯在北宋年間是壹個鼎鼎有名的清官這壹點是錯不了的。畢竟如果不是實實在在地為百姓做了很多的實事,切實維護了那個年代百姓的正當利益,百姓也不會對他如此的推崇,將他的故事壹直傳頌下來。
公正廉潔的包青天最能體現包拯公正清廉的性格的事情就是包拯在端州任職的那三年發生的事情了。
包拯早年間曾經被外派到端州擔任知府和大理寺丞的職位,而端州特產的端硯可以說是所有硯臺中的極品,為當時上層的文人雅士所喜愛。因此之前在端州任職的官員都會不約而同的讓當地的百姓進貢多於''貢硯''數倍的端硯。以此來賄賂朝廷權貴。
但也因此給端州地界的老百姓造成了嚴重的負擔,當地的百姓都忙於制作端硯,無暇進行耕種,耽誤時機。導致當地的百姓生活困苦。
當時包拯上任之後,情況就發生了改變。在包拯上任的第壹天,他就和當地的百姓承諾,絕不會多收壹方端硯,嚴令告誡自己的手下,不得私自增加征收端硯的數量,違令者重罰。在包拯如此的要求之下,百姓果真沒有多上壹方端硯。
直到包拯任職期滿,要調回中央的時候,包拯手中都沒有壹方端硯,壹直都使用的是普通的硯臺,才有了''歲滿不持壹硯歸''的說法。這份堅守原則,公正清廉的作風在歷朝歷代也是極為罕見的了。
守護祠堂的第三十五代後人如今距離包拯的逝世已經過去了壹千多年,包拯的後代又在何方,生活的如何呢?
根據歷史記載,包拯生前有兩個兒子和壹個女兒的,只是長子早殤,比包拯去世的還早,也是壹樁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慘劇。好在家中還有壹個幼子可以傳承煙火。
這壹代又壹代傳承下來,包拯在當代的後人也已經有了有數萬人的規模。而在所有的保證後人中,有壹位年過七旬的老者顯得尤為特殊。
生活在安徽省合肥市包公鎮大包村的包先良老人,是包氏壹族族譜上記載的包拯第三十五代傳人,盡管他看起來和其他的老人並沒有什麽不壹樣,但實際上老人已經做出了壹番不凡的事業,老人已經和自己的老伴守護祠堂二十余年了。
這幾年,稍微有點想法的年輕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包先良老人原本也可以選擇從這壹個小小的村落走出去,去尋找機遇,尋求發展的機會。但老人選擇了留在村子裏,原因無他,就是為了守著自己家在村子裏的祠堂。
包先良老人家說不上是富裕,甚至和大多數的家庭比起來還顯得有清貧,但是老人不在乎,依舊和自己的老伴在村子裏做著清潔工的工作,因為只有這樣,老兩口才會有充足的時間來為自家的祠堂做點事情,給祠堂裏的物件抹抹灰,掃掃地,整理整理祠堂中的物品。
每當有遊客慕名前來參觀包家祠堂時。包先良老人總是顯得非常熱情。他會帶著遊客參觀包氏祠堂中的每壹個地方,還會給遊客詳細介紹祠堂中的每壹處物品的來歷,以及包拯生前的事跡。
這麽多年以來老人壹直都是義務講解,沒有收過遊客壹分錢。曾經有人勸包先良說,多多少少為收取壹點費用,好歹算得上是壹份收入,還能補貼補貼家用。但是老人卻很倔強,認為這壹切只不過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到自己的祖先,而不是為了錢財和名利,收了遊客的錢,這件事情就變味了。
或許是因為包拯當年留下過:從政者若是貪贓枉法就驅逐出包家,再不為包氏子孫,不得入包氏祖墳,這樣的祖訓的緣故,在包拯的後代當中,鮮少有人走上仕途或者從商的。包先良老人還因此開過玩笑,說是祖先壹句訓,子孫代代窮。
小結在收費這件事情上老人是出奇的倔強,這種時候就能隱隱約約從包先良老人身上看到當年包公的影子,他們是壹樣地堅守著自己的原則。包拯當年堅持自己的原則,成就了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名臣,而包先良堅守著自己的原則,甘願忍受清貧,默默守護家族祠堂,則是讓包青天的事跡在中華大地上發揚光大。
老人的這份堅守令人敬佩,之後呢更是因為像包先良老人這樣重視傳承的人才,那些古代名師的精神、技藝才能流傳至今吧。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