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秋分之後是什麽節氣?

秋分之後是什麽節氣?

秋分後面是寒露節氣。  寒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寒露之後,露水增多,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我國傳統將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征。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

秋分節氣是什麽意思  秋分釋義:農歷二十四節氣之壹,意味正式進入秋季。  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漸短夜漸  從秋分節氣之後,天氣就開始轉冷。  秋分,代表了秋季的中間,秋分當天是晝夜等長的,之後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氣溫逐日下降。南方的氣候也開始由這壹節氣起始入秋。秋分還有豎蛋、吃秋菜、送秋牛、吃湯元等風俗活動。 

 寒露節氣如何養生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寒露過後,氣溫逐漸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同時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以防“寒從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酸痛發生,緩解疲勞。

2、適時添衣

 

 另外,寒露過後,天氣寒冷,老人、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市民要註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俗話悅“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則要註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 

 3、朝鹽晚蜜

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秋季的開始。在秋天裏,秋燥是讓人煩惱的壹件事。養生專家提出,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秋天我們會發現皮膚越來越幹燥,不少人以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補充水分啦。真相卻是,光喝白開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過,如果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情況就大不同了,這種方法,與補充生理鹽水是壹個道理。

 

 4、早睡早起 

 寒露過後晝短夜長,自然界中的“陽氣”開始收斂、沈降。此時便是人們保養陽氣之時,因此,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當做相應調整。《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就有“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的論段,就是告訴人們秋季養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