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主血脈:心主血脈,包括主血和主脈。全身的血液在靜脈中運行,依靠心臟的心跳輸送到全身,起到滋補的作用。中醫認為,心臟的正常心跳主要取決於心氣。只有心臟強大了,血液才能在脈搏中正常運行,源源不絕,滋養全身。心氣不足可導致多種心血管系統疾病。
2.心主神明:在中醫理論中,神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上是指整個人類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狹義上是指由心支配的心靈,即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如果主神明的頭腦生理功能正常,頭腦清晰,思維敏捷,精力充沛;如果心臟有病變,影響了精神活動,就可能出現精神意識和思維的異常表現,如失眠、多夢、坐立不安,甚至癲狂;或者看到反應遲鈍、健忘、精神疲勞,甚至昏迷等臨床表現。
3.脈的生理功能:脈的生理功能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壹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即血管對血液的運行有壹定的約束力,使其按壹定的方向和路徑循環,通俗點說就是。二是攜帶水谷精微,從而分散全身,滋養臟腑器官。所有這些功能都依賴於心臟控制血管的生理功能。
心臟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氣血的盛衰,都可以從面色的變化中揭示出來。如果內心強大,氣血充盈,臉色紅潤有光澤;如果精神不足,可以看到臉色蒼白無光。舌頭的功能是掌握味覺和表達語言,而味覺的正常功能和語言的正確表達依賴於心主血管和心主神誌的正常功能。如果心臟功能正常,舌質紅潤、柔軟、語言清晰、味覺靈敏。如果心臟的精神功能不正常,就會看到舌強或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