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原則壹:註重整體
風水壹詞最早出自《葬書》:“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理論就是把環境作為壹個整體系統,以人為中心,把天地萬物都當作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把握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這其實與現代科學中的系統論不謀而合。整體原則是風水學的總原則,其他原則都從屬於整體原則,以整體原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系,是現代風水學的基本特點。
中國古代的《黃帝宅經》主張“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膚,以草木為毛發,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得如斯,是事嚴雅,乃為上吉。”這其實就是古人在選擇居所時對於系統論的樸素應用。
選址原則二:因地制宜
《周易·大壯卦》說:“適形而止。”先秦時的姜太公倡導因地制宜,《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太公望封於營丘,地瀉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漁鹽。”這其實就是我們古代先民根據環境的客觀性,采取適宜於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表現。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築適宜於自然,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天人合壹,這也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選址原則三:依山傍水
我們的祖先在生存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出了許多蘊涵著智慧的生活經驗,其中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建立定居點就是很重要的壹條。當今考古所發現的原始部落遺址幾乎都建在河邊臺地,這與當時古人狩獵、捕撈、采摘果實的生產生活方式相適應。其實這也就是風水理論中依山傍水原則的由來。
明代宣德年間,張谷英率族人來到湖南嶽陽縣渭洞鄉。這裏的地形給了他很深的印象:五百裏幕阜山余脈綿延至此,在東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擁成壹朵蓮花,是風水學裏典型的“土包屋”式的依山形式。於是張谷英帶大家在這裏定居下來,過著安寧祥和的生活,五百年來發展成為六百多戶、三千多人的大家族。這是比較典型的好風水旺家宅的事例。
選址原則四:察形觀勢
中國傳統的“天人壹體”哲學觀使得中國人對於天地、人生有著獨特的看法,特別講究人與自然的協調和統壹。傳統風水理論實際上也是這種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壹種應用。清代的《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系人禍福最為切要。”也就是說,在選擇居停之處時要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中去考察,這也就是所謂的“查形觀勢”原則。
《禹貢》把中國山脈劃為四列九山。風水學把綿延的山脈稱為龍脈。我國的龍脈都源於西北的昆侖山,從昆侖向東南又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雲貴經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條大龍脈都有幹龍、支龍、真龍、假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首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應順應龍脈的走向。
選址原則五:土質檢驗
很多古代帝王的陵墓現在都已經成為旅遊觀光景點,大家不難發現,這些墓葬的所在地壹般都有山清水秀、風光秀美、空氣清新、草木豐茂的特點。也就是說,這裏的地形地貌和水土都是比較優良的。其實,在堪輿師給帝王選擇陵寢的過程中,他們除了十分重視方位形勢等因素外,對於當地的土壤質量也是非常重視和挑剔的。針對這些問題,他們常常在相地時親臨現場,用手撚,用嘴嚼嘗泥土,甚至挖井察看深層的土質和水質,俯身貼耳聆聽地下水的流向及聲音,這些看似裝模作樣,其實不無道理。
選址原則六:水質分析
長江、黃河被我們譽為母親河,因為大河之水哺育了沿岸的人民,是我們的生命之源。老子說: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壹就是天,所以有天生水之說,二就是地,三就是水。把老子這句話翻譯壹下就是:天生地,天地生水,天地水生萬物。可見水的重要性。
中國古人把風水稱為堪輿,也叫地理,我們不妨連起來壹起讀做“堪輿風水地理”。我們也可以這樣解釋:堪(觀察天)、輿(勘察地)、風(空氣空間)、水(水文水質)、地(地形地質)、理(研究分析理論)。這裏所指的風為人呼吸的空氣,水為人吃的水、源頭水,土為種莊稼的土、穴位中的土。空氣、水、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我們都知道,如果風(空氣)質不好、水質不好、土質不好就會造成生物生長不好,人得病,生活陷入災難。這也是現在綠色環保觀念被大力提倡的原因。
古人認為“草繁木茂,水深土厚”的地方風水壹定不錯。這其實就是通過目測來辨別風、水、土的質量的方法。
具體到怎樣辨別水質,《管子·地貞》認為:土質決定水質,從水的顏色判斷水的質量,水白而甘,水黃而糗,水黑而苦。風水經典《博山篇》主張“尋龍認氣,認氣嘗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氣香,主上貴。其色白,其味清,其氣溫,主中貴,不足論”。《堪輿漫興》論水之善惡雲:“清漣甘美味非常,此謂嘉泉龍脈長。春不盈兮秋不涸,於此最好覓佳藏。”“漿之氣味惟怕腥,有如熱湯又沸騰,混濁赤紅皆不吉。”
浙江省泰順承天象鼻山下有壹眼山泉,泉水終年不斷,熱氣騰騰,當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藥還見效。後經檢驗發現泉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學元素氮。《山海經·西山經》記載,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塗牛馬無病”。
雲南省騰沖縣有壹個“扯雀泉”,泉水清澈見底,但裏面沒有任何生物,鴨子等飛禽壹到泉邊就會死掉。經化驗,泉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巨毒物質。建立定居點必須遠離這樣的水源。
古代帝王在選擇陵寢時對當地的水也是非常重視的。明十三陵附近有非常豐富的水源,因此這裏終年草木豐茂,生物的多樣性也發展得很好。現在,十三陵水庫作為北京城市供水的重要組成部分,給北京城市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選址原則七:坐北朝南
風水學是很註重方向選擇的。堪輿師在選好陰陽宅的位置後,還要選擇最合適的建造方向,讓建築接收承納四周山水空間的生氣。這也叫做立向,立向是風水中的壹大關鍵。
我們知道,中國傳統的建築,壹般都是坐北朝南,子山午向。用現代科學來解釋,這是因為中國位於北半球歐亞大陸東部,大部分國土都處於北回歸線(北緯23度26分)以北,因此朝南的房屋便於接受陽光照射。這樣不但冬季時屋內會比較溫暖,對居住在這裏的人的身體健康也十分有利。
此外,中國的地勢使得中國的季風氣候特點十分顯著,大半個中國都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除了西北地區由於身居內陸,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外,我國主要有溫帶季風性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還有海南、雲南的西雙版納等少部分地區受熱帶季風性氣候影響。因此,房屋坐北朝南,不僅是為了采光,還為了避開冬天的北風。甲骨蔔辭有測風的記載。《史記·律書》雲:“不周風居西北,十月也。廣莫風據北方,十壹月也。條風居東北,正月也。明庶風居東方,二月也。”清末何光廷在《地學指正》中雲:“平陽原不畏風,然有陰陽之別,向東向南所受者溫風、暖風,謂之陽風,則無妨。向西向北所受者涼風、寒風,謂之陰風,宜有近案遮攔,否則風吹骨寒,主家道敗衰丁稀。”這就是說在確定方位時要避開西北風。
風水學表示方位的方法有:其壹,以五行的木為東,火為南,金為西,水為北,土為中。其二,以八卦的離為南,坎為北,震為東,兌為西。其三,以幹支的甲乙為東,丙丁為南,庚辛為西,壬癸為北。以地支的子為北,午為南。其四,以東方為蒼龍,西方為白虎,南方為朱雀,北方為玄武,或稱作:“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我國壹般的帝王陵墓的朝向都是背山面水或是坐北朝南,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十三陵都是如此。但是位於鳳陽的明皇陵卻是朝北而建,而且道路還略有歪斜。考其原因,這是由於中都城垣宮殿在皇陵的東北方,為了使皇陵朝向中都的非常處置。
總之,風水學中的坐北朝南原則是我們的祖先通過千百年的實踐得出的認識,這其實也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之道。
選址原則八:順乘生氣
傳統的風水理論認為,氣是萬物的本源,萬物莫不得於氣。
我國古代風水大家、晉代大學者郭璞所著的《葬書》中,對感應原理和作用關系進行了闡述。《葬書》中稱:“葬者,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發而生乎萬物。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蓋生者,氣之聚凝,結者成骨,死而獨留,故葬者,反氣入內,以蔭所生之法也。經曰:氣感而應鬼福及人,是以銅山西崩,靈鐘東應,木華於春,栗芽於室。氣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意思是陵墓要選在有生氣的地方,即所謂風水寶地,有生氣才有萬物。人是氣的產物,人體骨骼就是由氣凝結而成的。人死了,氣也散了,僅留下了壹副失去生機的屍骨。如果屍骨埋葬在有生氣的地方,就會枯骨逢春,讓靈魂得到升華。是人都為父母所生,就如壹棵大樹,父母是“本”是樹幹,子孫則是父母在世間的“樹枝”。父母的屍骨在地下得到了生氣,“本”就會生機盎然,與“本”壹脈相連的“枝”也會大大受益,枝繁葉茂,福澤綿長。
明代的另壹位風水大師廖希雍在《葬經》中指出,應當通過山川草木辨別生氣,“凡山紫氣如蓋,蒼煙若浮,雲蒸藹藹,石潤而明,如是者,氣方鐘而來休。雲氣不騰,色澤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雕零,水泉幹涸,如是者,非山岡之斷絕於掘鑿,則生氣之行乎他方。”可見,生氣就是萬物的勃勃生機,就是生態表現出來的最佳狀態。
風水學提倡在有生氣的地方修建城鎮房屋,這就叫做“順乘生氣”。因為只有得到充足的生氣,植物才生長得繁茂,人類才會健康長壽。風水理論認為房屋的大門是氣口,如果有道路和流水通向這裏,即為得氣。反之如果把大門設在背面,就是不得氣。得氣有利於空氣流通,對人的身體有好處。宅內光明透亮為吉,陰暗灰禿為兇。只有順乘生氣的建築,對居住在裏面的人才有好處。
由於季節變化,使生氣與方位發生變化。不同的月份,生氣和死氣的方向就會不同。生氣為吉,死氣為兇。人在做事的時候也應該隨著自然的變化行事,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自古人們就選擇在仲春時的清明節去祭掃先人的墳墓,這除了郊遊踏青的理由外,也與古代堪輿術有關。《管子·形勢解》說:“春者,陽氣始上,故萬物生。”氣息交換旺盛,是亡人與活人“心靈感應”最活躍的時候。生者去陰宅看看,也是陰陽平衡的需要,會獲得壹年的心靈平安。而且,古人還認為,生者的住所即陽宅要時時維護,死者所居的陵墓,即陰宅也得定期掃視修理,添土護坡以防“泄氣”。從倫理學角度看,即是鼓勵後人每年定期祭祀先祖故友,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現在我國已經把“清明”列入公眾假期,這也可以看成是當今政府順應民意、倡導和諧的良好舉措。
選址原則九:普遍綠化
我們的祖先在很早就已經註意到環境與人是相互作用的關系,而環境的好壞與樹木的多少是緊密相關的。因此,無論是對於生者的住宅還是死者的陵墓,在周圍栽種樹木,進行綠化,已經成為壹個必不可少的行為。
關於樹木風水,幾乎各派風水大師都十分重視,其作用也並不是壹般人認為的只是遮陰乘涼、美化環境這麽簡單。民間風水師都相信這樣的說法:“鄉野居址,樹木興則宅必發旺。樹木敗則宅必消亡。大欒林大興、小欒林小興。茍不栽植樹木,如人無衣、鳥無毛,裸身露體,其能保溫暖者安在歟?”還說:“門前明凈無遮蔽,宅後偏宜綠樹濃;繁茂四時形不露,安居久遠祿千鐘。”唯其草木繁,則生氣旺盛,護蔭地脈,斯為富貴。
風水學講究“形氣同求”,認為有何氣便有何形,有何形也必然產生何氣,他們認為可以根據樹木的好壞看人的興衰。這也正體現了樹木在風水中的重要作用。風水學認為樹木的作用有四個方面。壹、聚氣:特別是在郊野空曠之處,氣蕩無收,可靠栽種樹木來縮小住宅範圍,使之有團聚之象。二、蔽風:山上平地及沿海平原,天風浩蕩,冬季北風強勁凜冽,對人、畜及農作物都有危害,可以借種植防風林木來減小風的危害。三、遮形:住宅對面若有崩裂破面的山、屋角、墻角、煙囪以及高壓電塔等形煞,可靠種樹或植爬藤來緩和。四、通氣兼遮形:住宅的生氣在前面,可是遠方卻有形煞,可以栽種竹子或間隔距離較稀疏壹點的植物,來把兇形遮住而又使吉氣能通過。
郭璞《葬經》謂:“山之不可葬者五:氣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土色光潤,草木茂盛,為地之美。今童山粗頑,土脈枯槁,無發生沖和之氣,故不可葬。”特別指出了荒蕪的禿山是不可以用來做陰宅的。
舊制規定:“天子墳高三仞,樹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八尺,樹以欒;士四尺,樹以槐;庶人無墳,樹以楊柳。”這實際上已經以禮制的形式把對於陵寢的普遍綠化原則固定了下來。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明孝陵還是十三陵,大凡古代帝王所葬之地基本上都是樹木繁茂、水草豐美的地方,這除了原先選址的時候對環境的嚴格要求以外,也是後人不斷栽種樹木進行綠化的結果。
現在,我國為了減少對耕地的侵占,由政府發起了“樹葬”的殯葬形式,即在逝者埋葬骨灰的地方,由後人栽種壹棵樹木,壹方面表現了對於先人的懷念,另壹方面也綠化了環境,讓死者安然地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得享安息。
選址原則十:改造風水
《周易》有彖曰:“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面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在對自己生活的環境有了壹定的認識之後,我們的祖先已經意識到改造環境的重要性。但是這種改造絕不是率性而為,而是在順應自然的前提下進行的改革。
我們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傳說中舜命鯀治水,鯀只懂得堙、填之法,結果沒有成功,為舜所殺。鯀的兒子禹接受了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用疏導之法,終於成功地把洪水降服了。這可能是最早的人類改造風水的記錄。
四川都江堰也是改造風水的成功範例。位於長江支流岷江上遊的都江堰是世界上修築最早,且至今仍在發揮重要作用的水利工程。2260年來都江堰的分水、溢洪、引水三大主要工程設施壹直在正常運行,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後人總結了都江堰成功的原因,發現:首先,當年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時遵循了與自然和諧的治水理念,即“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治水原理,因此都江堰是沒有壩的引水樞紐。第二,即調節水流的“魚嘴”分流工程,控制流量的“寶瓶口”引水工程及泄洪排沙的“飛沙堰”工程解決了控制流量、泄洪排沙等現代水利設施建設中的難題。第三,堅持歲修制度等可持續的管理措施。從都江堰的建設看,我們不得不佩服我們的祖先所擁有的智慧和能力。其中,天人合壹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先進思想尤其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的古帝王陵在改造風水方面壹直是不遺余力。秦始皇陵就是其中的壹個代表。秦始皇陵園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已是占據了壹塊符合風水原理的寶地。然而在秦始皇陵的東側還有壹道人工改造的魚池水。按《水經註》記載:“水出驪山東北,本導源北流,後秦始皇葬於山北,水過而曲行,東註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於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經始皇冢北。”可見魚池水原來是出自驪山東北,水由南向北流。後來修建秦始皇陵時,在陵園西南側修築了壹條東西向的大壩,壩長1000余米,壹般寬40多米,最寬處達70余米,現在殘高依然有2米至8米,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五嶺遺址。這條大壩將原來出自驪山東北的魚池水改為西北流,繞秦始皇陵東北而過。據《水經註》記載:“在魚池水西南有溫泉水,世以療疾。”
《三秦記》曰:“驪山西北有溫泉。”可見當年的溫泉與西北的魚池水相對應,形成了南面背山,其他三面環水之勢。可見正是對魚池水流向的改造才使秦始皇陵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特點。
當自然山川條件不能十全十美時,就人工加以修、補、填、挖,這種把自然和人文有機結合在壹起,造就出壹個理想的“人造”風水寶地的方法,在歷代帝王陵墓的建造中都有體現,也可謂對風水理論的壹種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