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為什麽說張繼《楓橋夜泊》詩為千古絕唱,聞名中外。?

為什麽說張繼《楓橋夜泊》詩為千古絕唱,聞名中外。?

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唐朝人,字懿孫,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陽縣)人。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進士。然銓選落地,歸鄉。大歷末年張繼上任鹽鐵判官僅壹年多即病逝,其友人劉長卿作悼詩《哭張員外繼》曰:“世難愁歸路,家貧緩葬期”可見其清廉正直,後來其妻亦歿於其地。張繼有詩集《張祠部詩集》壹部流傳後世,為文不事雕琢,其中以楓橋夜泊壹首最著名。惟有此詩流傳深廣,所謂“壹言動天下”大概就是這樣,這首詩作於作者科場失利返鄉途中,詩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淒涼悲苦的情緒。作者的心情可以理解,該替他惋惜還是慶幸,倘若他科場高中,中華詩壇就少佳作壹篇了。 《楓橋夜泊》詩描寫了壹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鄉感情。詩的題目就很精練。“楓”是季節;“橋”是地點;“夜”是時間;“泊”是時間。四個字,用字節省到極點。 月落烏啼霜滿天:“月落烏啼”,有聲有色有情。在古詩詞中,用“月、烏”字者大都表達“淒愁悲苦”四字,詩人的哀怨之氣與郁悶之氣貫註其中,為這濃秋之夜灑下絲絲涼意。視覺、聽覺、觸覺三管齊下,恰如其分地現出了他的心境。“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三種有密切關聯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時大約天將曉,樹上的棲鳥也在黎明時分發出啼鳴,秋天夜晚的“霜”透著浸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夜泊的小船,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彌漫著滿天霜華。 江楓漁火對愁眠: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江楓:水邊的楓樹。漁火:漁船上的燈火。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寫詩人壹夜伴著“江楓和漁火”未眠的情景。同樣的景色在不同心境的人心中有不同的感覺。同樣是秋夜對月獨處孤舟,李白、蘇軾二人定是要“舉杯邀明月”、“把酒問青天”。而詩人,是“獨步漫長宵,風過花零,遙望月空鳴”而已。壹個“愁”字點出全詩主旨,壹切描述都是為了突出這個“愁”字。寒水微波粼粼,江中漁火點點,秋風的低吟,片片枯敗楓葉劃過張繼心頭落在水面,恰恰勾起對前途的迷茫。秋風送寒,獨臥小舟,輾轉反側無法入睡,“對愁眠”有幾分孤苦伶仃的感受。壹個落第書生形象躍然紙上。“江楓、漁火”壹靜壹動,壹明壹暗,壹近壹遠,詩人在景物的搭配組合上頗為用心。“對愁眠”裏隱含著詩人對旅途幽美景物的新奇感受。其中的“對”字有“伴”的意蘊卻不象“伴”字那麽外露。但能從中感覺到舟中的人與舟外的景物之間壹種無言的交融。 詩的前幅布景密度較大,短短十四個字就寫了六種景象,而後兩句就只寫了壹件事:臥聞山寺鐘聲。由此可見,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是詩人在夜泊楓橋所得到的最鮮明深刻、最具詩意美的感受。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孑客雖然已盡顯了楓橋夜泊和特征,但還不足於盡傳它的神韻。 姑蘇城外寒山寺:詩境與寺名渾然壹體,寒山秋夜孤舟。寒山寺,初建於梁代,唐詩僧寒山子曾住於此,因而得名。據古籍記載:唐朝有寒山子,冠樺布,著木履,披藍縷衣,掣風掣顛,笑歌自若,來到寒山寺這個地方縛茆以居。後來,他遊歷天臺寒巖,與拾得、豐幹為友,終隱而去,有《寒山子詩集》流傳後世。其後,希遷禪師在此建伽藍,遂名寒山寺。至今,寒山寺中仍有寒山、拾得的塑像,袒胸露腹、赤足蓬頭,站著的是寒山,手持蓮花,坐著的是拾得,雙手捧凈瓶。寒山寺門前,古運河蜿蜒而過,古橋橫亙其上。在寒山寺的門口,是江村橋,東面百余米,即是楓橋。寒山寺的西北方向約兩公裏處,有小山,與寒山寺門遙遙相對,名字叫孤山,又名愁眠山。而江村橋也有另外的名字叫烏啼橋。了解了這些情況,《楓橋夜泊》這首詩就清楚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了。想當年詩人乘舟經過姑蘇,泊於楓橋邊,寒夜難眠,月漸向烏啼橋的方向落去,詩人看著遠處黑黝黝的愁眠山,靜聽著寒山寺中傳來的悠遠的鐘聲,或憂於國事,或觸景感懷,這動人的詩句油然而生。 夜半鐘聲到客船:半夢半醒之間有鐘聲飄進了客船,是為了滌蕩愁緒,“夜半鐘聲”襯托出了夜的靜謐,揭示了夜的清寥。此刻詩人臥聽鐘聲時那種難以言表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楓橋的詩意美,是因楓橋西壹裏處的寒山寺古剎,使它帶上了歷史文化的色澤。 詩人用壹句詩來點明鐘聲的出處,是因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使“楓橋夜泊”的神韻得到完美的表現,不再停留在單純的楓橋秋夜景物畫的水平上,而是創造出了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寒山寺每年正月初壹淩晨鳴鐘壹百零八響,因為佛法認為人生愁苦有壹百零八種之多,故而鳴鐘解憂。壹百零八鐘響,壹百零八憂解,開始新的壹年。這誠然是美好的祝願,可惜秋季到此無緣聆聽,詩人聽到的是寒山寺每夜常例的“無常鐘”,聯想起了“鐘聲解憂”的傳說。鐘聲撞擊他的耳膜,撞擊他的心房,撞擊他心中的苦悶,多麽希望這憂這愁真能隨鐘聲而去。用這樣句子作尾,是激勵自己重燃生活的希望,使壓抑郁結的詩境有了昂揚的結尾。歐陽修在《六壹詩話》中即舉《楓橋夜泊》為例,諷刺說“句則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鐘時”。 詩人由於“愁”而久久難眠,入眠時間概念已經模糊,使得詩人犯了壹個美麗的錯誤,把寒山寺的“晨鐘”誤為夜半鐘聲。因為有違“晨鐘暮鼓”之理,詩人或許也感奇異,故特地寫了下來。正因有了這個美麗的錯誤,才有了這句“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千古佳句。詩人用濃墨來表現“鐘聲”幫詩人從“愁”緒中解脫出來,是那鐘聲喚起了詩人的詩意。禪院鐘聲本有使人怡神凈心、空靈致遠的效果,之所以晨時鳴鐘,為的是幫出家人創造壹個好的心境,開始壹天的修行。而禪院鼓聲節奏上接近人的心跳頻率,音色渾厚,有悸人心魄的力量,所以暮時擂鼓,為的是讓出家人叩心自問壹天的言行舉止是否犯戒。 高仲武評張繼的詩:“事理雙切,比興深矣,不雕而自飾,豐姿清迥,有道者風。”他的詩不但“有道者風”,也頗有“禪味”,這是當時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風氣,他自也不例外。但他並無壹般仕宦者的官僚習氣,曾作感懷詩:“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終年帝城裏,不識五侯門”,他不逢迎權貴,與當時同是進士出身的詩人皇甫冉交情很好,時有往來。 這首詩采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後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後面兩句,看似平鋪直敘,實更具神韻。詩人完美地運用了詩歌動靜結合的藝術手法,為後人創造了壹個好想親臨其的意境…… 在江南古剎寒山寺的碑廊裏,有壹塊石碑上面鐫著唐代大詩人張繼那首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塊由清末著名學者俞樾書寫的詩碑,已成為寒山寺中的壹絕。 自《楓橋夜泊》問世,歷代文人墨客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據《寒山寺誌》載,《楓橋夜泊》詩的第壹塊詩碑,為宋代王矽所書。此碑因屢經戰亂,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至明代重修寒山寺時,畫家文征明為寒山寺重寫了《楓橋夜泊》詩,刻於石上,這是第二塊《楓橋夜泊》詩碑。此後,寒山寺又數遇大火,文征明手書的詩碑亦漫漶於荒草瓦礫之間,現在嵌於寒山寺碑廊壁間的文征明所書殘碑,僅存“霜、啼、姑、蘇”等數字而已。 清末光緒三十二年,江蘇巡撫陳龍重修寒山寺時,有感於滄桑變遷,古碑不存,便請俞樾手書了這第三塊《楓橋夜泊》石碑。其時,俞樾雖已八十六歲高齡,仍以其飽滿的情懷,穩重的章法,渾圓的筆意,揮灑淋漓,壹氣呵成。俞樾作書後數十天,便倏然長逝了。 寒山寺的第四塊《楓橋夜泊》詩碑,是壹位與唐代張繼同名同姓的書法家所書。據文史專家鄭逸梅老人記述,這位現代張繼,是應著名畫家吳湖帆之約而書古代張繼《楓橋夜泊》詩的。詩後有跋雲;“余夙慕寒山寺勝跡,頻年往來吳門,迄末壹遊。湖帆先生以余名與唐代題《楓橋夜泊》詩者相同,囑書此詩也。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十二月滄州張繼。”現代張籍書古代張繼詩,由刻碑名手黃懷覺刻石,立於寒山寺內,壹時傳為佳話。可惜他在書寫《楓橋夜泊》的第二天,便與世長辭了;而他書寫的這塊詩碑,現仍存於寒山寺內。 譯文參考:秋深,夜靜,西天的上弦月漸漸落下去了,天色變得漆黑;或許受到天色變化的刺激吧,遠遠近近有內只烏鴉驚叫起來。氣溫更低了,霜飛滿天,寒氣襲人。所有這些全是詩人在船艙裏看到、聽到、感覺到的。入夜以來,江岸邊颯颯有聲的楓林,漁船上忽隱忽現的燈火,都在觸發著詩人遠遊的孤獨、思鄉的愁緒,便他不能入睡,越發淒涼難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