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撰寫會議記錄的註意事項

撰寫會議記錄的註意事項

撰寫會議記錄的註意事項

會議紀要如實反映會議內容,沒有實際會議就不能再造,否則就失去了客觀真實性。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寫會議紀要需要註意的內容。歡迎參考~

撰寫會議記錄的註意事項

會議紀要有兩個特點:壹是紀實,二是抽象。為了充分體現這兩個特點,撰寫會議紀要必須遵循以下要求:

1,會議紀要格式。會議紀要通常由標題、正文、主送方和抄送單位組成。

2.會議紀要的正文壹般由兩部分組成。

①會議紀要。主要包括會議時間、地點、名稱、主持人、參加人員和基本議程。

②會議精神及約定事項。壹般包括會議內容,約定事項,有的還可以略述約定事項的意義。工作會議、專題會議、座談會的紀要往往包含經驗、做法、意見、措施和對今後工作的要求。

3.保留會議記錄。會議紀要是文件性的文件,文件性是會議紀要的生命。會議紀要必須真實、全面地反映會議情況,材料不能憑空捏造或隨意選取。做好會議紀要是寫好會議紀要的基礎,是使會議紀要真正具有文件性的保證。此外,還要認真閱讀會議材料,收集其他相關信息,以便全面掌握會議情況。

4.強調會議的要點。顧名思義,“紀要”也是記錄要點,而摘要是會議紀要的重要特征。寫會議紀要不能面面俱到,但要在正確理解會議精神、充分掌握會議情況的前提下,抓住要點,重點反映會議的主要精神和重要問題。妳說的話會被記錄下來,什麽都會被覆蓋,會淹沒主題,讓人無處遁形。失去其內容的客觀真實性,違背了紀錄片的要求。

5.會議紀要和會議記錄的區別。會議紀要不同於會議記錄。兩者的主要區別有:壹是性質不同:會議紀要是對討論和發言的記錄,是商務文件。會議紀要只記錄要點,是法律行政文件。二是功能不同:會議紀要壹般不公開,不需要傳達或傳閱,只做資料歸檔;會議紀要通常要在壹定範圍內傳達或傳閱,要求落實。

6.善於整理會議意見。有時,在壹次會議上,人們的意見是相同或相似的,有時與會者的意見並不壹致,甚至完全相反。因此,會議產生的各種意見要認真分析,壹般要根據會議確定的目的和領導的意見進行歸檔。分歧較大的意見壹般不應寫,純匯報的會議紀要除外。寫會議紀要時,要圍繞會議主題和主要成果進行梳理、提煉和總結。尤其是指示性的會議紀要,壹定要註意其內容的組織和引導,避免流水賬,這也是會議紀要與會議紀要的重要區別。由於會議紀要反映了與會者的集體意誌和意圖,會議常被用作表達的主體,會議思想、會議要點、會議決定、會議要求和會議召集是稱謂的特殊表現。

發展

會議紀要第壹點:格式

會議紀要的標題有兩種格式:壹是會議名稱加紀要,即會議名稱寫在“紀要”二字之前。比如全國金融和工會工作會議紀要;再比如吉林省工商局的會議紀要。會議名稱可以縮寫,也可以用會議地點作為會議名稱。比如京、津、滬、穗、漢公安座談會紀要,鄭州會議紀要。二是在標題中揭示會議的主要內容,類似於文件的標題。比如《加強紀檢工作座談會紀要》;再比如《關於落實省委領導同誌保護省級文物七級浮屠指示的會議紀要》。

開篇部分簡要介紹了會議的概況,包括:

(1)會議的情況和背景;

(2)會議的指導思想和目的;

(三)會議的名稱、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和主持人;

(4)會議的主要議題或要解決什麽問題;

(5)對會議的評價。

文號寫在標題正下方,由年份和序號組成,用阿拉伯數字標記,並用“]”括起來,如[20xx]67號,辦公會議紀要中壹般對文號沒有必要要求,但在常規辦公會議中應該有文號,如“xx期”、“XX時”,寫在標題正下方。

會議紀要的時間可以寫在標題的下方,也可以寫在正文的右下方,組織者的下方。明年的年、月、日要用漢字寫,比如“2002年8月16日”。

正文部分是總結的主體部分,是對會議主要內容、主要精神、主要原則、基本結論和今後任務的具體綜合和闡述。怎樣才能寫好文字?也就是說要掌握壹些要領和方法,是不是可以這樣:

(1)要從會議的客觀實際和會議的具體內容出發,抓住中心和要點。抓中心,就是抓會議中心的思路、問題、工作;所謂要點,就是會議的主要內容。有必要對此進行系統的總結。

(2)會議紀要以全體會議的名義表述。因此,有必要總結會議的決定,反映會議的全貌。在沒有達成共識的地方,有必要單獨討論和陳述分歧。

(3)掌握和運用馬列主義的基本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對會議進行總結和歸納。這是壹條貫穿分鐘的紅線。

(4)為了敘述的方便和清晰,經常使用“會議思想”、“會議指出”、“會議強調”、“與會者壹致表示”等詞語作為段落的開頭語。它也用在段落中,仍然起著強調的作用。

(5)是介紹性的文字,作者可以靈活自由地描述,但它是引用性的文字,必須忠實於發言的原意,不能篡改或強加於他人。

(6)小型會議,重點是綜合性的會議發言和討論,列出要解決的事項。大型會議的內容很多,正文可以分幾個部分寫。常見的有三種:壹種是壹般敘事;二是標題類型;第三是演講錄音。

結尾壹般寫成呼喚和希望。但有的根據會議內容和紀要要求,以會議名義向本地區或本系統發出號召,要求廣大幹部認真貫徹會議精神,奪取新的勝利;有的突出貫徹會議精神的重點問題,指出核心問題;有的是會議的簡要評價,加上希望要求。

格式化內容

1,標題。由“會議名稱+會議紀要”組成。

2.引言。介紹會議的基本情況,如時間、地點、參加人員、討論的問題等。

3、會議結果和議定事項。應該逐項列出來。

4.希望。

會議紀要第二點:基礎寫作

根據會議的性質、規模和議題,大致有以下幾種寫法:

1,集中總覽法。

這種寫法是對會議的基本情況、討論和研究的主要問題、與會人員的認識和商定的有關事項(包括解決問題的措施、方法和要求等)進行描述和說明。)壹般來說。這種寫法多用於召開小型會議,討論的議題相對集中單壹,意見相對統壹,易於實施,文字篇幅也相對較短。如果會上的話題很多,可以分篇列出。

2、逐項敘述法。

召開大中型會議或議題較多的會議時,壹般要采用逐項敘述的方法,即把會議的主要內容分成幾個主要議題,然後用標簽或小標題分別寫出。這類寫作重在橫向分析和闡述,內容相對全面,問題細致,往往包括對目的、意義、現狀的分析,以及對目標、任務、政策、措施的闡述。這種總結壹般用於基層需要全面理解和深入貫徹的會議。

3.發言摘要。

這種寫法就是把會上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發言整理出來,提煉出內容要點和精神實質,然後按照發言的順序或者不同的內容分別進行闡述。這種寫法可以更真實地反映參與者的意見。壹些根據上級安排需要了解參會人員不同意見的會議紀要,可以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