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歷史角度看待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與江村經濟》?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兩本書,最重要的是方法論上的啟蒙。特別是,江村經濟以壹個微小的社區(如壹個村莊)為研究對象,就像在顯微鏡下通過壹個切片看中國的縮影。這種研究方法後來被稱為“微觀社會學”,是建立在微觀認識和宏觀認識以及個體實例的基礎上的。在歷史研究中,我們不難發現本地歷史學家和外國漢學家之間明顯而有趣的對比。地方史家重視歷史進程,往往從歷史的宏觀角度進行討論,提出問題,視野開闊;另壹方面,國外的漢學家,如重量級的費正清、孔飛力等,正在考慮大量的歷史古籍和自己書中的書籍,如《中國:傳統與變革》、《基督教在中國——早期新教傳教士作品研究》、《呼喚靈魂:1768年中國的巫術恐慌》等,以及英國漢學家蘇珊·惠特菲爾德撰寫的《絲綢之路歲月》。所以,首先,費先生的兩本書,從研究方法上來說,對今天的歷史研究大有裨益。在很多歷史研究中,很多人往往會忽略很多非常重要的細節,而正是因為這些細節,研究結果很可能模棱兩可,含混不清,真實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脫離了歷史研究的嚴謹性。在大歷史的今天,我們應該掌握更多的歷史細節,或許從中獲得更多真實的歷史真相,為今天提供更多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