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什麽是尼山

什麽是尼山

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很久以前叫“尼丘山”,因孔子的母親顏征禱於尼丘山而生孔子,且孔子頭頂中間低四周高,似尼丘山,孔子出生後起名叫“丘”,後人就把尼丘山的“丘”字給減去,故稱“尼山”。

1、地理位置

尼山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東南與泗水縣、鄒城市交界處,大部屬曲阜市尼山鎮。地理上,屬蒙山南部余脈尼山山脈的西北端山地,***有較高山峰5座,主峰海拔344.6米。

***有大小山頭23個,主要山峰5座,五峰連峙,主峰海拔344.6米,傲居其中,故有尼山五老峰之名。山體呈北東-南西向的橢圓形展布。北東~南西長約4公裏,北西~南東寬1.8公裏,面積約7.2平方公裏。

2、自然資源

尼山地處暖溫帶針葉闊葉混交林區,樹種資源比較豐富。低山丘陵區植被以森林為主,主要樹種有松、柏、刺槐、苦楝、麻櫟等。喬木以側柏、刺槐為主,灌木以紫穗槐、酸棗為主。自然草被多為壹年生雜草,以黃草、狗牙根和白草為主。

尼山硯石,分布於尼山硯臺溝及魯源東部壹帶的下寒武系長山組石灰巖夾層中,壹般為黃綠色鈣質頁巖,以柑黃色並有黑石松花紋者為制硯上品。因是稀疏、不連續的薄夾層,不宜大規模開采。唐宋以來即用於制硯,現代仍為尼山硯石料。

3、文勝古跡

尼山建築群前為廟,後為書院,各成院落。廟占地約1.6萬平方米,有殿、堂、祠、亭等81間,建築面積約1700平方米。該廟分為東、中、西三區。中區有前後兩院,前為大成殿,後為寢殿。東區有講堂,土地祠,西區南有啟聖殿及寢殿,東南部與中區相接處有毓聖侯祠。

欞星門,為尼山孔廟正門,建於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依山而建,前有石階11級,三間四柱沖天柱式石坊。柱為八棱體,以石鼓夾抱,上鐫雲朵,柱首蓮花座,中二柱飾圓雕石獅,側二柱飾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