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據可查的胭脂的異名最早出現在西漢,《史記·匈奴列傳》裏寫作“焉支”、《漢書·司馬相如傳》裏寫作“撚支”、“煙肢”等,而“胭脂”壹詞,則遲至唐代才出現。據文獻記載,先秦婦女的化妝品只有脂、粉、澤、黛等。這裏所謂的“脂”,說的只是動物體內或者植物種子內的油脂,不是紅色的胭脂。先秦時期的面部裝飾以粉(白)和黛(黑)為主要色彩,即用白粉敷面,用青墨顏料畫眉,不盛行臉上抹紅。
中原人開始使用胭脂壹般認為是從漢代初年開始的,最初這種化妝品和化妝方法是由匈奴傳入中原地區的。成書於宋代的《續博物誌》中說:“出於閼氏。”漢代民歌《匈奴歌》中也唱道:“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殖。失我閼氏山,使我婦女無顏色。”閼氏山在今甘肅省永昌縣西,綿延於祁連山和龍首山之間,胭脂與閼氏讀音相似,它是因為出於此地而得名。大約閼氏山上盛產這種被當地人叫做“閼氏”、而中原人叫做“紅藍”的植物,這種植物的花朵可以塗於面部增加桃紅潤澤之色,所以受到了當地婦女的喜愛,其後又逐漸傳到中原,並迅速由北向南推廣開來,至魏晉時就出現了“北地胭脂遍開兩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