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窮人買不起鹽,平時吃的是什麽?

古代窮人買不起鹽,平時吃的是什麽?

現在超市各種品種的鹽,幾元十幾元不等,普通老百姓都可以消費得起。但是在古代,鹽被官府壟斷,古代窮人是買不起鹽的,那他們吃什麽才可以維持身體平衡呢?

壹、偷買私鹽或者是鹽布。

自古上有政策,下就有對策。官府壟斷鹽的開采、出售,但還是有很多鹽商偷偷私自買賣鹽,他們的鹽價要遠低於官價,雖說也是很貴,但是老百姓偶爾攢足銀子,還是可以買壹點點。

另外,有些商人會販賣壹些“鹽布”,就是將鹽煮成水,沸騰後放入粗布,這樣粗布上會有少量鹽,窮人可以以此為佐料,放入湯水中或是菜肴中。

二、自己熬制。

采鹽的途徑有很多種,比如井鹽、湖鹽、海鹽、巖鹽等,甚至還有讓人聽到毛骨悚然的方法。

比如,有些老百姓會在經常人畜經常方便的地方,從土裏晾曬取鹽。方法聽起來有點難以接受,從這點可看出,官鹽價格之高,已經逼得老百姓百無禁忌了。

但這種方法應該是老百姓極為缺鹽時,才會采取的極端措施。更多時候,古代的窮人會取海水、井水來曬鹽,只是壹來要提防被官府發現,二來采鹽的手法不專業,多為口感苦澀的粗鹽,有時也會遭遇毒鹽。

三、辣椒等佐料代替。

據說,人們喜歡辣椒也來自於鹽的缺乏,這壹點有書君沒有辦法穿越去證實,但是辣椒等的出現在某些方面,也是為老百姓寡淡無味的飯食增加壹些味道。

有記載,辣椒是明朝末年傳入中國。清初,最先開始食用辣椒的是貴州及其相鄰地區。

在鹽缺乏的貴州,康熙年間“土苗用以代鹽”,辣椒起了代鹽的作用,可見與生活之密切。

四、茹毛飲血。

古代的牧民,他們對鹽巴的需求就沒有那麽迫切。因為他們是食用牛羊,而牛羊的血液中是有鹽的成分。

對於古代,烹飪牛羊往往不是那麽精細。動物血液中的鹽分並沒有被處理掉,加之古代牧民吃牛羊肉、喝奶茶,身體中已經攝取了鹽。

五、用壹些植物代替。

植物中含鹽的不多,除了壹些海生植物外,內陸地區的應該是壹些蘆葦、睡蓮等,這些植物中會有壹些無機鹽,但是含量不高。

另外,有壹種植物是鹽角草,是壹種極耐鹽的植物,只可惜它是有毒的,其所產的鹽分也只能用於工業。

古代為什麽對鹽為什控制的這麽嚴,原因有三:

第壹鹽是生活必須品,所以在經濟中占的地位比較高。

第二鹽是壹種戰爭資源,士兵們打仗需要體力,只有鹽分跟得上才能夠提高戰鬥力。

第三鹽是稅收的重要來源。

現在很不起眼的鹽,曾是古代富人們的飯食的調味品、打仗時戰士的必需品、當時窮人朝思暮想的奢侈品。

所以說我們如今真的很幸福,如果您心中出現各種不平衡的心態,不如想想古代連鹽都吃不起的窮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