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稱中原、中州、豫州,簡稱?豫?,因 歷史 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下面我整理了關於河南的名勝古跡,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河南省名勝古跡河南省名勝古跡推薦1: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壹,世界 文化 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 旅遊 景區,位於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裏,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 書法 魏碑 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 楷書 藝術的典範。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 政治 、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河南省名勝古跡推薦2: 奉先寺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壹組摩崖型群雕,因為它隸屬於當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稱?奉先寺?。此窟建開鑿於唐高宗初,鹹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後武則天贊助脂粉錢兩萬貫,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畢,長寬各30余米,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主佛蓮座北側的題記稱之為?大盧舍那像龕?,這裏***有九軀大像,中間主佛為盧舍那大佛,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座佛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壹雙秀目,微微凝視著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圓融和諧,安詳自在,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壹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聖潔。整尊佛像,宛若壹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有人評論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壹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
飽經滄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葉,溫順聰慧的小弟子阿難,表情矜持、雍榮華貴的菩薩,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與主佛盧舍那壹起構成了壹組極富情態質感的 美術 群體形象。
奉先寺的九軀大像的背後有很多長方形的小龕,這是大約在宋、金時代,人們為了保護大像龕,依龕修建了木結構屋檐式建築,這些建築影響了佛像的通風,加速了佛像的風化,因而後來被拆除。
奉先寺大型藝術群雕以其宏大的規模、精湛的 雕刻 高踞於中國石刻藝術的巔峰,成為中國石刻藝術的典範之作,也成為唐朝這壹偉大時代的象征。
河南省名勝古跡推薦3: 殷墟
殷墟是中國商朝晚期都城遺址,古稱?北蒙?,甲骨蔔辭中又稱為?商邑?、?大邑商?,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位於河南安陽市西北殷都區小屯村周圍,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
自1928年科學發掘以來,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國家AAAAA級景區。
2006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河南省名勝古跡推薦4: 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世界文化遺產,分布於河南省登封市區周圍,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處,各類文物珍品6700多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嵩山歷史建築群,包括太室闕和中嶽廟、少室闕、啟母闕、嵩嶽寺塔、觀星臺、會善寺、嵩陽書院、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等8處11項歷史建築。
?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綿延不絕,構成了壹部中國中原地區上下2000年形象直觀的建築史,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築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築群,是中國先民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的真實體現。
2010年8月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召開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來自中國河南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公元前2世紀,中嶽廟始創,以太室山峰遙為背景,獨立建造於?天地之中?盆地平原,自成建築體系。
公元2世紀,漢三闕創建,由太室闕和中嶽廟構成的禮制建築群,是古代祠廟建築群空間處理的優秀範例。少室闕、啟母闕則以壹種特殊的建築形式和藝術內容代表著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的壹種傳統?祖先崇拜
北魏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嵩嶽寺塔創建。原為宣武帝的離宮,後改建為佛教寺院。
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少林寺常住院始建,寺內現存明、清建築30余座。公元689年至1803年間,少林寺塔林建造了古塔241座和現代塔2座。少林寺初祖庵為紀念佛教東方禪宗的創始人?南亞高僧達摩而建。它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完整的宋代磚木建築精品之壹,更是中國磚木結構建築寶典?宋代《營造法式》頒布後最初的珍貴實證。少林寺建築群(塔林、初祖庵、常住院)見證了佛教通過在?天地之中?的傳播,加強、鞏固其影響力,並由此形成了中國最大的禪宗教派。
北魏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9年),會善寺始建,寺內現存元、明、清時期建築9座。
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於嵩陽寺前身建嵩陽書院,是北宋四大書院之壹,是程朱理學的策源地。嵩陽書院現存清代建築26座。[2]
2009年,在西班牙塞維利亞召開的第3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已 決定 暫緩中國申報的嵩山歷史建築群項目,嵩山需補充材料,留待2010年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大會上再行審議。
2010年8月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召開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來自中國河南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猜妳感 興趣 :
1. 河南導遊詞
2. 有關鄭州中原福塔的導遊詞
3. 2017年河南國慶旅遊景點
4. 河南自駕遊好去處
5. 河南太昊陵導遊詞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