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天門冬大煎簡介

天門冬大煎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概述 3 《奇效良方》卷二十二方之天門冬大煎 3.1 組成 3.2 制法 3.3 天門冬大煎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3.5 運用 4 《千金》卷十二方之天門冬大煎 4.1 天門冬大煎的別名 4.2 組成 4.3 功能主治 4.4 天門冬大煎的用法用量 4.5 加減 4.6 制備方法 4.7 用藥禁忌 4.8 附註 5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天門冬大煎 1 拼音

tiān mén dōng dà jiān

2 概述

天門冬大煎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兩首。

3 《奇效良方》卷二十二方之天門冬大煎 3.1 組成

天門冬、生地黃各三鬥半(俱搗壓取汁),白蜜、酥(煉)各三升,枸杞根三鬥(水煎取汁澄清),麋骨壹具(水煮取汁),茯苓、桂心、白術、五加皮、葳蕤、遠誌、澤瀉、菖蒲、山藥、人參、石斛、柏子仁、牛膝、杜仲、細辛、覆盆子、獨活、川芎、黃芪、肉蓯蓉、續斷、萆薢、茯神、胡麻仁、橘皮、巴戟天、狗脊、大豆黃卷、石楠菜、楮實、白芷各二兩,蔓荊子三兩,薏苡仁、川椒各壹升,阿膠十兩,鹿角膠五兩,甘草六兩,大棗壹百枚(煮作膏)[1]。

3.2 制法

先煮天門冬、生地黃汁,再入蜜、酥、枸杞根汁、麋骨汁煎,余藥為末,入藥汁中再煎稠為丸,梧桐子大[1]。

3.3 天門冬大煎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至五十丸,晨起空腹服[1]。

3.4 功能主治

《奇效良方》卷二十二方之天門冬大煎主治五勞七傷,八風十二痹,傷中六極[1]。

3.5 運用

苦小便澀,去柏子仁,加秦艽二兩,幹地黃六兩;陰痿失精,去葳蕤,加五味子二兩;頭風,去柏子仁,加菊花、防風各二兩;小便利,陰氣弱,去細辛、防風,加山茱萸二兩;腹中冷,去防風,加幹姜二兩[1]。

4 《千金》卷十二方之天門冬大煎 4.1 天門冬大煎的別名

天門冬丸

4.2 組成

天門冬3鬥半(切,搗,壓取汁盡),生地黃3鬥半(切,搗,壓如門冬),枸杞根3鬥(切,凈洗,以水2石5鬥,煮取1鬥3升,澄清),獐骨1具(碎,以水1石,煮取5鬥,澄清),酥3升(煉),白蜜3升(煉),上6味,並入大鬥銅器中,微火先煎地黃、門冬汁,減半乃合煎,取大鬥2鬥,下後散藥:茯苓2兩,柏子仁2兩,桂心2兩,白術2兩,萎蕤2兩,菖蒲2兩,遠誌2兩,澤瀉2兩,薯蕷2兩,人參2兩,石斛2兩,牛膝2兩,杜仲2兩,細辛2兩,獨活2兩,枳實2兩,芎?2兩,黃耆2兩,蓯蓉2兩,續斷2兩,狗脊2兩,萆薢2兩,白芷2兩,巴戟天2兩,五加皮2兩,覆盆子2兩,橘皮2兩,胡麻仁2兩,大豆黃卷2兩,茯神2兩,石南2兩,甘草6兩,蜀椒1升,薏苡仁1升,阿膠10兩,大棗100枚(煮作膏),鹿角膠5兩,蔓荊子3兩。

4.3 功能主治

《千金》卷十二方之天門冬大煎主治男子五勞七傷,八風十二痹,傷中六極,腳氣。

4.4 天門冬大煎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平旦空腹以酒送下,1日2次。加至50丸。有牛髓加3升,鹿髓加3升大佳。

4.5 加減

小便澀,去柏子仁,加秦艽2兩,幹地黃6兩;陰萎失精,去萎蕤,加五味子2兩;頭風,去柏子仁,加菊花、防風各2兩;小便利,陰氣弱,去細辛、防風,加山茱萸2兩;腹中冷,去防風,加幹姜2兩。

4.6 制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納煎中,煎取1鬥;納銅器重釜煎,令隱掌可丸,丸如梧桐子大。

4.7 用藥禁忌

慎生冷、醋、滑、豬、雞、魚、蒜、油、面等。女人先患熱者得服,患冷者勿服。

4.8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