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育和投餌的建議。
養生和餌療是漢唐時期著名養生學家孫思邈提出的。孫氏著名的醫學著作《備急勿躁》、《千金翼》中包含了大量的養生內容。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之壹是養生。他認為人的本質就像油燈裏的油,生命活動就像明亮的燈。每個人都有等量的“油”。如果不註意節約,就像大燈芯的油燈,油很快就會用完,壽命很短。如果能註意節約,就像用小燈芯壹樣。油用完了,燈就會慢慢熄滅,壽命自然會延長。
養生的要領主要在於:避免精氣過度受損。具體來說,就是在性交中要註意禁欲,心靜,心中無妄想,聽而不癡。要“少想、少讀、少欲、少言、少笑、少憂、少樂、少樂、少善、少惡”,不計較名利、非名利,最大限度地減少本質的流失。
“投餌”是壹種通過長期口服藥物來減少谷物消耗、延長壽命的方法,在孫思邈的《千女至方》中也有記載。
上鉤分三步,壹是除三蟲,二是忌糧,三是取食。三蟲指的是長蟲、紅蟲、蟯蟲,對人體危害很大。不除,補藥無效,必須用“去三沖方”殺死。所謂“忌糧”,就是斷糧,來源於道教。“三蟲惡怪”以五谷為食的說法認為,避開五谷,便可除三蟲,得道長生。孫氏用茯苓、松柏子等。試圖取代谷物食品,但沒有成功。進食意味著長期使用藥物。《千金方耀》記載的“食方”有32種,如茯苓酥、杏仁酥等,都有壹定的延年益壽作用。
(2)養老依從性
養老是孫思邈倡導的。孫氏認為,當人們變老時,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壹些變化。生理上,陽氣漸衰,身體漸弱;心力衰竭,忘記過去失去未來,飲食無味;皮膚失去光澤,頭發變白枯萎,四肢沈重,懶動。隨著老齡化的到來,疾病越來越多。心理上容易產生衰老感和失落感,以及性格變異,影響身體健康。所以老年人更要註意健康。
孫氏主張老年人應該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加強對自己的支持。首先要“反俗”,思想上超脫。別人說話聲音大,我聲音不高。別人發脾氣我不生氣。我沒有妄想癥,耳朵也容易消化,應該不會很復雜。要堅持做輕體力勞動,適量運動,如散步、引導呼吸等。住的地方要優雅、幹凈、樸素,衣服和身體要勤洗,使之幹凈。這樣,妳才能安心長壽。
③食丹取石的興起。
吃蛋始於秦朝。秦始皇拼命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和長生不老之藥,又因為冶金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壹批專門研究長生不老之術和提煉長生不老之藥的人,稱為“方士”。他們搜集了壹些荒誕的童話和奇異的魔法,用水銀、鉛、朱砂、硫磺提煉出“仙丹”。晉代,吃丹求壽之風盛行。到了唐代,愈演愈烈。唐太宗等人曾服過“仙丹”。
同時還有食丹流行的衣石。所謂“取石”,就是使用由礦物藥物組成的藥方,如由鐘乳石、紫應時、白石英、硫磺、赤石脂組成的“五石散”。據說可以使人“精神愉悅,精力充沛”,可以滿足沈迷酒色的統治者和文人的需要。
服用“單弦”或“烏石散”後,可起到暫時的興奮作用,如全身發熱不安,性欲增強等。但對人體有害。例如,著名的李寶珍,在服用“仙丹”後,脾氣暴躁,身體虛弱,最後被太監陳鴻誌等人殺死。唐穆宗、唐敬宗等皇帝和杜甫等大臣深受其害。
由於吃丹取石有害健康,遭到有識之士的反對,孫思邈高喊:“寧吃野葛根,不吃五石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