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六朝至唐,《史記》、《漢書》分別主要有哪些註本?

六朝至唐,《史記》、《漢書》分別主要有哪些註本?

《史記》壹書在司馬遷死後略有缺佚,由西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撰了《武帝本紀》、《三王世家》、《龜策列傳》、《日者列傳》幾篇,並補充了武帝後期的若幹材料。通行的註本有南朝裴骃《史記集解》、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另有日本人瀧川龜太郎的《史記會註考證》。

(詳錄如下:

據司馬遷說,《史記》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 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壹百三十篇。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少十篇。衛宏給《漢書舊儀》這本書作註,說道:“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過,武帝怒而削去之”,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本紀》、《武帝本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蒯列傳》。

今本《史記》也是壹百三十篇,有少數篇章顯然不是司馬遷的手筆,漢元帝、漢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其中《武帝紀》、《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和《日者列傳》四篇由漢博士褚少孫補缺。

《漢書·藝文誌》載馮商續補《太史公》七篇,韋昭註雲馮商“受詔續《太史公書》十余篇”,劉知幾認為續補《史記》的不只是褚、馮兩家,而有十五家之多。

“《史記》所出,年止太初,其後劉向,向子欲,及諸好事者,若馮商,衛衡,揚雄,史岑,梁審,肆仁,晉馮,段肅,金丹,馮衍,韋融,蕭奮,劉恂等相繼撰續,迄於哀平間,尤名《史記》”。後人大多數不同意張晏的說法,但《史記》殘缺是確鑿無疑的。

《史記》以後的歷代正史,除極個別例外,都是由朝廷主持、按照君主的意誌修撰的,是名副其實的官史。而司馬遷雖然是朝廷的史官,《史記》卻並不體現最高統治者漢武帝的意誌。

朝廷曾下詔刪節和續補《史記》。《後漢書·楊終傳》雲,楊終“受詔刪《太史公書》為十余萬言”。被刪後僅十余萬言的《史記》,在漢以後即失傳,以後壹直流傳的是經續補的《史記》。

考據與集註

《史記探源》(清朝·崔適)《史記》在比較廣泛地傳播流行,大約是在東漢中期以後,“史記”成為司馬遷著作的專稱,也始於這個時候。在這以前,《史記》都稱為《太史公書》、《太史公記》和簡稱“太史公”。據現知材料考證,最早稱司馬遷這部史著為《史記》的,是東漢桓帝時寫的《東海廟碑》。

唐朝時期,由於古文運動的興起,文人們對《史記》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當時著名文學家韓愈、柳宗元等都對《史記》特別推崇。

宋元之後,歐陽修、鄭樵、洪邁、王應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贊賞《史記》的文筆。於是《史記》的聲望與日俱增,各家各派註釋和評價《史記》的書也源源不斷出現。其中最有影響的是俗稱“三家註”的《史記集解》(劉宋·裴骃註)、《史記索隱》(唐·司馬貞註)和《史記正義》(唐·張守節註)。

《史記集解》兼采當時裴骃所能見到的前人有關《史記》諸書的研究成果,並壹壹註明作者名字,壹絲不茍。

《史記索隱》進壹步指出了《史記集解》中考證不當的錯處。並對《史記》原文提出辨正,發語警辟。

《史記正義》的作者長於輿地之學,對《史記》中地名的考證尤為精辟。

讀《史記》原文,同時註意看壹看這“三家註”,對原書會有更進壹步的理解。1959年,中華書局重新標點校勘排印的《史記》,就是與這“三家註”合刻的本子。)

===================================================================

漢書音義3卷(隋蕭該撰清臧庸輯) 拜經堂叢書本附敘錄 木犀軒叢書本附補遺 二十四史訂補第2冊 隋蕭該第29-58頁 光緒24年刻本

漢書音義1卷(隋蕭該撰清蔡壽昌輯) 未見傳本,蛻石文抄有序

漢書音義1卷(隋蕭該撰清王仁俊輯) 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漢書註拾遺(失名) 稽瑞樓書目著錄抄本1冊

(漢書的清人註本較多.......全錄如下:有關《漢書》的重要考訂之作,有如下數種:清王念孫《讀漢書雜誌》,清沈欽韓《漢書疏證》,清周壽昌《漢書註校補》,清錢大昭《漢書辨疑》,清朱壹新《漢書管見》,清沈家本《漢書瑣言》,近人楊樹達《漢書窺管》,近人陳直《漢書新證》。

王、周之作,長於音訓文義。二沈、錢、朱諸氏精於考證。楊樹達之訓詁校勘也頗有可取。惟陳直別開生面,系統利用居延和敦煌漢簡、漢碑、秦漢銅器、漆器等古器物文字,秦漢印璽、封泥和瓦當等文字,以作新證,多所發明。其中對《百官公卿表》的發伏疏證,尤為精當。

此外,金少英《漢書食貨誌集釋》是研究漢代經濟的重要參考書。岑仲勉的《漢書西域傳地裏校釋》則是研討西域地名沿革的必讀書。

清末王先謙集六十七家考訂之作的精華,撰《漢書補註》。其個人發明雖不多,但綜合抉擇能力極強,成就斐然,至今無可替代,是閱讀《漢書》最基本的參考書。其缺點是對錢大昭、周壽昌諸人之精說,采摭均有未備。所以清代學者的考訂之書仍不可輕廢,而近現代學者的新成果,更需格外重視。

清人有關《漢書》表誌的校補之作甚多,成就亦較大。有代表性的佳作多收入《二十五史補編》及《史記漢書諸表訂補十種》二書中。其中夏燮《校書八表》、梁玉繩《人表考》、楊守敬《漢書地理誌補校》、姚振宗《漢書藝文誌拾補》最為重要

補:其他考訂著作壹覽

漢書糾謬(漢伏儼撰清陳蜚聲輯) 伏氏佚書九種本

漢書佚文(清王仁俊輯) 二十五史三編第3冊第889頁

漢書許義1卷(清汪仁俊輯) 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漢書古註輯存(清楊守敬) 有自序,見晦明軒稿。 文泱:湖北人民出版社19年版楊守敬集第冊

漢書舊註1卷(清王仁俊輯) 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漢書音義3卷(隋蕭該撰清臧庸輯) 拜經堂叢書本附敘錄 木犀軒叢書本附補遺 二十四史訂補第2冊 隋蕭該第29-58頁 光緒24年刻本

漢書音義1卷(隋蕭該撰清蔡壽昌輯) 未見傳本,蛻石文抄有序

漢書音義1卷(隋蕭該撰清王仁俊輯) 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漢書古義考1卷(清侯鄴) 販書偶記著錄稿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2冊第1-28頁 清抄本

漢書古字1卷音義異同1卷(清王念孫) 稷香館叢書本

漢書古字類1卷(清郭夢星) 寶樹堂遺書本

漢書書後2卷(明吳應箕) 見毀禁書目漢書辯註4卷(清方世舉) 原刊巾箱本

漢書疏證(失名) 日本影印稿本 書目答問雲,杭世駿漢書疏證未見傳本,疑即此書。

漢書正誤4卷(清王峻) 虞山王氏頤慶堂家刊本 日本影印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2冊第393-448頁傳抄本

讀漢書雜誌16卷(清王念孫) 讀書雜誌本 末卷為連語 文泱:二十五史三編第3冊第1-238頁

漢書顏註拾遺(清趙壹清) 清吟閣書目、振綺堂書目均著錄

漢書註(清郝懿行) 見郝氏遺書目

漢書註拾遺(失名) 稽瑞樓書目著錄抄本1冊

漢書疏證36卷(清沈欽韓) 浙江書局刊本 自序未刊,見幼學堂集。此書與後漢書疏證,均有脫誤。原稿今藏上海圖書館,可資勘正。

漢書辨疑22卷(清錢大昭)嘉興沈氏銅熨鬥齋刊本 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壹集影印廣雅本 叢書集成第161-164冊

二十五史三編第3冊第239-330頁,分冊目錄誤題錢大昕 二十四史訂補第2冊第59-220頁廣雅本

漢書考異(錢大昕)二十四史訂補第2冊第221-258頁暢園抄本,泱據印象以為即廿二史考異 卷6(1)下

漢書拾遺1卷(清劉臺拱) 劉端臨遺書卷7 二十五史三編第3冊第331-335頁題漢學拾遺

漢書刊誤1卷(清石韞玉) 獨學廬全稿本

漢書校證24卷(清史學海) 科學圖書館有抄本,缺卷6-13及22-24. 二十四史訂補第2冊第259-292頁 傳抄本 漢書正訛(清江其龍) 見林茂春史記拾遺引用書目

漢書校語(清林茂春) 販書偶記著錄稿本

宋槧漢書殘本考異(清錢泰吉) 北京大學藏稿本 據拜經樓藏殘宋本校,見曝書雜記上

漢書管見4卷(清朱壹新) 拙盦叢稿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3冊第336-449頁

漢書讀12卷卷首1卷辨字2卷常談2卷(清張恕) 四明叢書七集本

校讀漢書劄記1卷(清許玉 ) 蘇州圖書館藏稿本

漢書註考證(何若瑤) 二十四史訂補第2冊第549-560頁廣雅本

讀漢書日記四種(清王肇釗、鳳曾敘、徐鴻鈞、朱錦綬) 學古堂日記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3冊王肇釗第119頁、鳳曾敘第127頁、徐鴻鈞第133頁、朱錦綬第141頁、沈惟賢第163頁

前漢書考證1卷(清何若瑤) 何宮贊遺書本 廣雅書局刊本

漢書註校補56卷(清周壽昌) 光緒10年思益堂刊本 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壹集影印廣雅本 叢書集成第60-69冊十五史三編第3冊第450-690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2冊第561-988頁清刻本

漢書補註7卷(清王榮商) 光緒17年自刊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2冊第989-?頁清刻本

讀漢書劄記1卷(清陳錦堂) 販書偶記著錄稿本

漢書劄記7卷(清李慈銘) 1928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3冊第691-710頁

漢書補註訂誤(周正權)二十四史訂補第3冊第59-220頁 楚風樓雜著之壹

讀前漢書斠文1卷(失名) 北京大學藏鈔本,首題自然之室雜述二

漢書補註100卷(清王先謙) 光緒26年自刊本 1916年上海同文圖書館影印本 上海文瑞樓石印本 文泱:商務印書館鉛印斷句本,中華書局影印光緒年虛受堂刊本

漢書校勘劄記100卷(清劉光蕡等) 陜甘味經書院刊本

漢書箋遺12卷(近人楊昭儁) 北京大學藏稿本

讀漢書劄記(楊樹達) 二十四史訂補第2冊第471-542頁民國印本

讀漢書劄記1卷(近人寧調元) 鉛印太壹遺書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2冊第543-548頁民國4年印本

漢書補註補正6卷(近人楊樹達) 1925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3冊第21-76頁民國14年商務初印本

漢書窺管(近人楊樹達) 1955年科學出版社鉛印本 即據漢書補註補正擴充而成

漢書新證(今人陳直) 1957年天津人民出版社鉛印本

漢書引經劄記(清朱為弼) 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漢書引經異文錄證6卷(清繆佑孫) 光緒11年刊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3冊第711-745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3冊第201-27頁

漢書八表註10卷(清錢坫) 見江蘇采輯書目及書目答問

校漢書八表8卷(清夏燮) 光緒16年家刊本 文淵樓叢書影印本 二十五史補編重校本據光緒庚寅刊本)

===============================================================

《蘇武傳》是《漢書》中壹篇比較優秀的傳記文學作品。

蘇武壹生經歷曲折豐富,作者在傳記中,比較集中地選取了他壹生裏最重要的活動——出使匈奴,來刻畫蘇武的性格、品質,以簡練的文筆,清楚的脈絡,塑造了壹個堅貞頑強,忠於國家、民族的英雄形象。

作者循著時間的順序,逐層記述了蘇武出使的過程。首先,是蘇武出使遇變,他臨危不亂,在面臨“屈節辱國”的時候,為了使命和國家的尊嚴,“引刀自刺”,決心以身殉國,突出了蘇武把國家尊嚴放在自己生命之上的愛國精神。第二層,蘇武傷愈,衛律壹面以“舉劍擬之”相威脅,壹面以自己“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的權力、財富相誘惑,蘇武不為威脅所屈,不為利誘所動,表現了他堅貞不屈的品質。第三層,放逐北海,突出描寫了北海環境的艱苦,但就是在這衣食無繼,與羊為伴,以野鼠、草子為食的情況下,他還是“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蘇武性格的頑強剛毅,通過這段記述,給人留下了琛刻印象。最後是李陵勸降,經過壹段北海的艱苦生活,單子派他的故人李陵來北海為他“置酒設樂”,勸其投降。從李陵口中,道出蘇武兄弟屈死,親人散亡,武帝年高失政,大臣安危不測這些家、國無可懷戀的情況,但蘇武仍然不移其誌,以死相拒,絕不投降。蘇武的高風亮節在這壹層中更深刻地揭示了出來。四層中記述了蘇武出使中的四個主要事件,簡要地描述了他全部的出使過程,同時也各有側重地表現了他的性格、品質,層層深入地塑造了壹個豐滿、生動的形象。

在表現手法上,作者比較充分地使用了對比和陪襯。文中作者以較多的筆墨記述了衛律和李陵兩個投敵者。衛津勸降,向蘇武眩耀權力和財富,蘇武則報之以“不應”和斥責;李陵兵敗投降,因母親被處死而絕了歸漢之望,蘇武則親屬散亡殆盡而不改其誓死歸漢的決心。文章最後敘述蘇武歸漢時,說他“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來時募百余人,“隨武還者九人”。這些的對比,突出了蘇武的形象,也給讀者以更深刻的印象。

作者在敘述中穿插了許多對細節的描寫,象蘇武得知自己有被牽連的危險時說:“見犯乃死,重負國”,短短幾個字,就充分表現出了蘇武把國家利益置於自己生死之上的精神。衛律勸降時,蘇武“不應”,以刀劍威脅,蘇武“不動”,寥寥四字,平淡中顯示出態度的堅決。北海牧羊,“臥起操持”,“杖漢節牧羊”的細節,也突出體現了他的堅貞頑強。這些細微之處的描寫,使形象具體、充實,人物的性格、精神鮮明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