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青島獨立書店在哪青島獨立書店好玩嗎

青島獨立書店在哪青島獨立書店好玩嗎

青島獨立書店位於青島市區,這是壹個充滿了歷史濃郁氣息的書店,擁有非常古老的歷史,帶著壹種殖民時代的元素,令人要向當年的風雨,下面給大家分享青島獨立書店詳細介紹。

什麽是獨立書店,便是獨立形態,獨立品格,獨立操作。簡單來說除了經濟獨立,能夠稱之為獨立書店的,壹定要有獨特個性、獨立主張、獨立觀點和思想。?

青島棧橋附近有很多獨立書店,從棧橋下車,沿著海岸線壹直走,就可以找到幾家很特別的。雖然我並非極愛書之人,但也有發瘋的時候,喜歡自詡文藝青年,來了青島自然要做些文藝的事,於是挑了壹個周末轉了轉幾家獨立書店。?

紙有境界?

在網上讀了很多帖子,算是做過了功課,其中有壹家最是神秘,據說這家店的老板是壹位書籍裝幀設計者,與其稱這裏為書店,不如說更像壹個人的私人書房,所有書架都是老板親手做的瓦楞紙制成的,老板隨性,每天下午壹點半以後才開門,周末也不營業,所以能夠走進這家書店就叫做不期而遇了。

在來之前我對於書籍用什麽樣的紙,什麽樣的裝幀是不在意的,但是對壹件事專心致誌甚至愛入骨髓的人,我卻很有興趣,於是最先去的就是“紙有境界”。?

走到湖北路13號,擡頭是壹塊圓形的牌子,上面寫著繁體的_,走上臺階,木門旁是壹簇茂盛的竹子,很有竹林深處的靜謐感。?

書店很小,二樓又謝絕參觀,所以除了書架以外,活動範圍也只容得下三四個人。?

我進去的時候正好趕上壹個大約是老板朋友的人正和老板討論著如何做某本書,從文字的方向到翻閱的順序等等,總之兩個人都沒註意到我,我就獨自在壹排書架前慢慢看著,書是經過細心分類排放過的,很多人文歷史類,店裏安靜的氣氛讓我連拍照也不想了,就怕鏡頭打擾這份寧靜。?

翻開壹本叫做《香料在絲綢的路上浮香》,紙張有古樸質感,仿佛是為了配合絲綢之路的歷史積澱,翻到尾頁,看到整體設計是具見之,老板就是姓易,原來名叫見之,我在網絡上搜索這個名字,也只是在壹個博客文章裏讀到了關於他的只言片語,不過這倒是讓我開始關註書籍裝幀,也知道了朱贏椿、範笑我,還有聽訟樓。?

書籍很重要的兩部分就是紙張和文字,就如同它的肉體和靈魂,我撫摸它的肉體,同時感知它的靈魂,這就是讀書。但書籍的裝幀和設計還是不能夠淩駕在內容之上的,錦上添花最好,不要本末倒置。?

在“紙有境界”挑了壹個本子,紙質不錯,裝幀樸素,打算用作日記本,買單時才仔細看了下老板,的確是有“士”的儒雅和風流,說話緩緩的,還貼心的送了書簽和明信片。?

青島書房?

它在天主教堂不遠處,壹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前身是安娜別墅。進去之後覺得商業氣氛還是挺濃的,至少沒有讓我靜下來讀書的沖動,樓上有幾間房間可供讀書休息。?

小城書店?

地方不大,書籍按類別擺放的整齊幹凈,有很多關於青島當地特色的書籍,書店的小妹,梳著齊耳短發,看到我手裏拿的袋子,問我:“妳去了紙有境界了?”

我點頭,其實袋子很不起眼,純白色,只有淺淺的logo,大約她是很熟悉所以壹眼就認出來了,她跟我講了具老師的經歷,又熱情的送了我明信片,讓我壹定要去良友書坊,說塔樓1901別有壹番特色,我冒昧的問這家店是否能夠盈利,她笑了:“我們老板喜歡啊。”

盈利與否在壹句喜歡裏已經不再重要了。我們就這樣素昧平生也聊得開懷,仿佛“紙有境界”或是具見之這個名字成了“我們”之間認出對方的接頭暗號,仿佛能夠識得它便有了了解彼此的可能。?

良友書坊?

塔樓1901?

書籍挺多的,良友書坊的圖書主要分兩類,壹類被稱為“我們的書”,即良友書坊自己出版策劃的圖書;另壹類是“朋友的書”,主要是良友書坊多年來積累的作者資源和青島本地作家等出版的書籍。?

樓下右手邊是藝術展館,我看到的是很多青島籍藝術家的繪畫、攝影及其他類型的作品,左手邊轉角處是青島郵政博物館,我在壹樓買了明信片寄給朋友們。?

書店最重要的是有壹本妳想讀的好書。?

但有時,我們不知道什麽才是好書。?

這時,我希望逢著壹位對書有絕佳品味的書店老板。?

他要像《島上書店》裏的A.J.壹樣,覺得自己有義務提高大眾的品味,因為有時候人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看了壹本多麽糟糕的書,他塞到我手裏的書,值得細細品味,合上書時仍然感慨良多。?

我希望逢著這樣壹位書店老板。?

蛋花書社?

蛋花咖啡_

上次的路線大多集中在棧橋及天主教堂附近,步行基本耗時不多,這次的書店主要靠近五四廣場,相互之間距離也不算遠。?

首先去了蛋花咖啡館。?

位於青島市南區南京路107號,據說是從百麗搬到現在這個位置的,這裏是壹處小區外側壹樓,非常好找,走進院子的小路鋪滿了鵝卵石,透明的玻璃能看到正在喝咖啡看書的人們,打開門就聞到壹股濃濃的咖啡香。?

我選了算是院子的玻璃屋的壹處座位,身後玻璃外是幾簇竹子,頭頂能看到淺藍的天色,耳邊響著輕音樂,我就輕輕扶著靠枕陷在沙發裏。不知道是不是店主的女子拿了菜單給我,她的氣質很讓人舒服,“熨帖”,我想大約可以用這個詞,所以我完全沒有第壹次來的局促。?

整個咖啡館給人很幹凈雅致的感覺,蠻適合朋友聊天或小憩,就像是在堅硬的城市找到了壹處溫暖柔軟的所在,不是附庸風雅或假裝文藝,只是在生活中給人帶來小驚喜,創造和發現美好本身就是件美好的事。?

有壹個三面的書架擺滿了書,我來的比較早,所以可以隨意在這裏停留很久,慢慢壹排排看著書名,也不怕有人打擾。?

馮唐的書有好幾本,其中在香港全本發售的《素女經》這裏也有,早聽說老板會從香港和臺灣買書回來放在店裏,果然不假,這本書在大陸刪減了很多性愛部分後更名為《女神壹號》。?

新聞業的書有壹些,大約有幾本新聞周刊,還有楊瀾、柴靜。其他還有村上春樹、巖井俊二、米蘭昆德拉,安意如的幾本關於詩詞的隨筆,其他的還有很多,我沒怎麽留意。?

我拿了壹本白先勇先生的《臺北人》,之前聽過壹段書裏的故事,聽的熱淚盈眶,這次看到這本就毫不猶豫拿起來了。封面上所貼的精神_局,是壹家香港的獨立書店,它流轉舊書、二手書,估計是老板從香港輾轉帶回來的吧。這本書是中華民國時期的版本,排版是繁體豎排從右向左的,讀起來著實費勁,但是抵不住誘惑。?

在這裏初衷是等人,但等待在這裏卻變成了神奇的時刻,壹邊希望時間快些走,早點見到想見的人,壹邊希望時間停駐,讓人沈浸在書裏,直到故事都說完。?

方所

步行去了萬象城,B1層有方所和貓空。這兩家都是連鎖書店,每個城市的店在延續創始人的風格和理念的同時,也融入了不同的城市元素。青島的方所上下層中間的螺旋形走廊正是切合青島藍色海洋的特點。?

「方所」典出於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定是常住

便成方所」。

書店的格局、內部設計簡潔,現代感很強,整面書墻從上到下,呈弧形延伸,據說總跨度達到壹百米,書籍的分類合理,按作者姓氏首字母排序,找書很方便。?

行程匆忙,進去看了看就走了,只記得咖啡聞到和滿架的明信片。?

貼壹段百度的介紹。下次有空就去慢慢轉轉,讀讀書,寫張明信片。?

“貓空”只販賣自己設計的產品,“貓空”有自己的喜好,壹大特色就是可以在選定的日子寄明信片、寄禮物給妳的朋友,或者妳自己,“寄給未來”是貓空的專利,這幾個字隨時都在“貓空”的明信片墻上,打開貓的天空之城在豆瓣的小站,會看到這樣壹些話,“書店當然賣書,店裏經營著四類書籍:旅行、藝術、繪本、文學。?

下面這個還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