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讀書|走進《山海經》的奇妙世界

讀書|走進《山海經》的奇妙世界

說起《山海經》,我對這本大名鼎鼎的誌怪古籍膜拜之心久矣。不過每次翻開,看不了多少就開始打退堂鼓。原因有兩個,壹是生字實在太多,常常壹句話好幾個字不認識,讀起來太費勁。二是前面大半本是《山經》五卷,記載的多是各個山的位置、特色、物產,實在有壹些難啃,每次看不完《山經》我就放棄了。而看到後面才發現,大部分好看的故事和人物都在後面小半本的《海經》裏面。

這壹次,認認真真地花了壹個月,壹邊看壹邊查,配上註解和壹些延伸故事,終於把這本書完完整整的看完了。於是高高興興地寫讀書筆記,了我夙願。

《山海經》全書十八卷,約31000字。其中《山經》五卷、《海外經》四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五卷 (分類有爭議,沒有考證在此不細述), 其中記載了壹百多個邦國,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條水道以及諸多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信息。

對於擾攘喧囂的現代社會,《山海經》的世界仿佛壹片凈土。透過那些詭異文字和繪畫,我們依稀可以想象那些或已絕跡的遠古生命,了解我們祖先幾千年前的生活和思想,感悟那天、地、人、神、鳥、獸的無窮奧妙。

比如說“虹”這個字,以前我有過疑問,為什麽彩虹的“虹”字,是“蟲”字邊的呢?在《山海經》裏面,我找到了答案。“虹”的古字,字形像是壹個雙頭的動物,古人認為“虹”是壹條雙首大口吸水的長蟲,橫跨於山水之上。這便是古人對彩虹這種現象的理解,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呢?

《山海經》中介紹的各種山水、動物、植物、寶物,有很多的生僻字,讀起來非常吃力且難以理解。不過讀過之後,對於再讀先秦時期的其他作品會非常有幫助。舉些小例子,“鳣鮪發發,葭菼揭揭”(《詩經·衛風·碩人》)、“溱與洧,方渙渙兮”(《詩經·鄭風·溱洧》),以前我總也記不住的奇怪字眼兒,讀過《山海經》中介紹的鳣魚和鮪魚,溱水與洧水,現在終於能理解了。

這其中有我們都很熟悉的精衛填海,後羿射日,誇父逐日,女媧補天,倉頡造字,大禹治水等等,也有壹些不那麽熟悉的故事。

比如四方及四季的神祇。東方青帝太昊伏羲,佐神句芒,掌管春天;南方赤帝神農,佐神祝融,掌管夏天;西方白帝少昊,佐神蓐收,掌管秋天;北方黑帝顓頊,佐神玄冥(壹說禹疆),掌管冬天。

比如西王母。與通常印象中的王母娘娘不同,《山海經》中西王母的形象是:“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這是對西王母的最初記載,形貌與人很像,但長著豹壹樣的尾巴和老虎壹樣的牙齒,而且喜好嘯叫,蓬松的頭發上戴著玉勝,西王母為半人半獸形象,由混沌道氣中西華至妙之氣集結成形。它既是司災厲刑罰的天神,又是玉山與昆侖山的山神,三青鳥和三足烏是它的使者。

再如巫山神女。《山海經》中記載的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化為?(瑤)草,其葉胥成,其華黃,其實如菟丘,服之媚於人”。姑媱山,其地與巫山相同。這便是巫山神女的原型,她是赤帝之女或謂天帝之女,死後變成了?草,它的葉子互相重疊,它的花朵是黃色的,它的果實像菟丘的果實,吃了它便被人所喜愛。原本就是這棵吃了可以為人所喜愛的?草,成為了楚國宋玉《高唐賦》中向楚懷王傾訴愛情的瑤姬,成為了巫山神女這個美艷絕倫的化身:“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比如說,風。我們都知道《詩經》分為《風》、《雅》、《頌》。“風”,是什麽呢?關於“風”,歷來有多種解釋。最早就是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太子長琴,始作樂風”。太子長琴是祝融的兒子,居住在榣山上,喜愛創作樂曲,成為後世音樂的先驅。風者,曲也。上古時期,《大荒西經》中記載的巴蜀地區,就已經將民歌稱之為“風”。

再比如,關於玉的文化。《山海經》記載的物產中,有非常多的玉石的種類,如瑾、瑜、瑤玉、碧玉、璇玉、白玉、玄玉、玉榮、?琈玉……《西次三經》中記載,峚山產玉膏,“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禦不祥”,天地鬼神來服食享用,君子佩戴它來避免災殃。《山海經》中的玉石,多是用於祭祀神靈,《周禮》中也有“以蒼璧禮天”的說法。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的玉文化由來已久。玉,影響著中華民族的觀念習俗,影響著歷代王朝的儀典制度,也影響著壹大批的文學著作,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壹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山經》中的各種動物、植物,《海經》中的各種人物、邦國,實在讓人贊嘆稱奇。

青丘之山的九尾狐,西王母座下的三青鳥,興雲布雨的神龍,百鳥之王的鳳凰;赤水岸邊生長著三珠樹,外形與普通的柏樹相似,葉子都是珍珠,外觀華美脫俗,所以後世把豪傑才俊比作三珠樹,如對唐初王勔、王勮、王勃兄弟三人的稱美;流波山入海七千裏,山上棲息著壹種形如牛的獨足獸名夔,是雷澤之神;肥遺是涸水之精,之後古人常常將它的形象畫在墓室墻壁或棺槨上,以達到保持墓室幹燥、保護墓主的目的;天神英招長著馬的身子和人的面孔,身上的斑紋和老虎的類似,還長著鳥才有的翅膀,它巡行四海而傳布天帝的旨命,發出的聲音如同用轆轤抽水……

羽民國人背生翅膀,毛民國人渾身長毛,氐人國人人面魚身,厭火國的人口中會吐火;貫胸國人自前胸到後背有壹個貫穿的大洞,清人所畫的貫胸國富人出行,用壹根木棍穿胸而過,兩人擡之;奇肱國人壹臂三目,眼睛有陰有陽,陽眼用於白天,陰眼用於夜間;聶耳國人耳朵大到可以用壹只耳朵做褥子墊在身下,壹只耳朵當被子蓋在身上,出門非常方便,甚至不用住店……

這些故事起始於《山海經》,經後人進壹步演繹,變得越來越豐富。讓人在佩服贊嘆古人豐富想象力的同時,甚至不由得懷疑,或許,它們(他們)真的曾經存在過?

走進《山海經》,感受那光怪陸離的神奇生靈,那古老而質樸的原始崇拜,那與自然抗爭的不屈不撓,那添加了神話色彩的部族戰爭。

《山海經》,如同中國文化壹場遙遠而神秘的舊夢。

最後,附上我手動整理的《山海經》主要山名(不是全部)。很多好名字,愛寫小說的朋友需要“從前有座山”的時候選壹個,比隨便編的要好得多。

米何部分讀書筆記分享:

讀書|展轉不能寐 披衣起仿徨——妳所不熟悉的曹丕

讀書|《三體》:宇宙也許不是壹個童話

讀書|從博爾赫斯《環形廢墟》看小說的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