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文化研究從中華民族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就是研究的熱點課題。姓氏究竟起源於什麽時代呢?大概在母系社會就已經有了。而且隨種族的繁衍,不斷地豐富發展,瓜瓞綿綿,江河泱泱,延續於今,並且還要世代傳承下去。為什麽中華民族會這麽重視姓氏文化。班固在《白虎通義》中作了壹個回答,他說:“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愛,厚親親,遠禽獸,別婚姻也。故紀世別類,使生相愛,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為重人倫也。”班固的話可以歸結為三大方面:(壹)姓是“紀事別類”的。(二)氏是姓的發展,周代往往以氏表彰功勛而示男子,“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謚(氏),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以官族;邑亦如之。”(三)姓氏作用:壹是“別婚姻”;二是“崇恩愛,厚親親”;三是區別門第、行業和地位。可見,姓氏文化不僅豐富多彩,而且博大精深。
中華蔡氏是中華民族主源——黃帝族群中周族的重要分支,是我國形成最早的姓氏之壹。原始社會以“蔡”為圖騰的族群,進入發達的奴隸社會後,以“封邦建國”、“世食采邑”的方式,建立以蔡氏族為主體的邦國。古籍記載有姬姓和姞姓之說,不論是姬姓和姞姓,都是黃帝族群的後裔。雖然目前姞姓的蔡氏已未見其後世的傳聞,而姬姓的蔡氏後裔的記載見諸史料,肇始了後世的大族系。據《史記》和《蔡氏族譜》記載,黃帝的第二十八代孫,周文王姬昌的第五子姬度封於蔡,建立蔡國,稱姬度蔡叔。蔡叔殉,成王命其子仲踐諸侯之位,傳二十五侯,春秋時為楚所滅。蔡亡國後,在漫長歲月中,蔡氏家族經歷了不斷的播遷、融合、發展,卻逐步形成中華民族中的壹支具有鮮明特征、族群穩定,以獨特的風貌、風姿和風情,屹立於中華民族之林的名門望族。由於以宗族蔡命名遠古,原由曲折,奠基人的研究也就產生了爭論。也演繹了“蔡”以國號為氏;以植物蔡草為氏;以動物龜為氏的不同觀點。
此外,從古籍、考古材料看蔡姓氏文化研究,有姓氏淵源、姓氏播蕃、姓氏演化、民族融合、人文歷史、家族習俗、人物傳記、古籍研究、家族文藝、建築藝術、環境保護以及家族精神等等。包含了民族大團結、大聯合的和諧的博大精神,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縮影,是重要組成部分。研究蔡文化有歷史和現實意義。近幾年來,海內外華人都熱心姓氏文化研究,並且帶動了其他各項工作,也帶來了姓氏文化研究的春天。
蔡姓文化內涵豐富涉及海內外
蔡姓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蔡亡國之後,衍繹出了許多與“蔡”有關的姓氏,除了蔡氏之外,還分衍出許多的支氏,主要有蔡仲氏,蔡丘氏、歸生氏、聲氏、生氏、朝氏、鼂氏、晁(鼌)氏等等。此外,這些姓氏也會融合,如蔡仲氏和蔡丘氏後來演變融合成為蔡氏。因此現在的蔡氏主流是蔡國的後裔,是由蔡國後裔的子孫的各個姓氏融合產生的,其本身就存在多元性。據《元和姓纂》稱:蔡仲氏出自姬姓,西周蔡國的第二任國君蔡仲名胡,其後有蔡仲氏。戰國時期有趙國大將蔡仲其,就是蔡仲的後裔。還有蔡丘氏,也是源於姬姓蔡國。《姓氏急救篇》中記載了蔡丘欽。蔡丘氏和蔡仲氏後來都與蔡氏歸為壹體。所以蔡氏本身是壹元演繹多元,多元歸壹。
蔡氏在播蕃中不斷進行民族融合,產生了不同的堂號和流派;在不同的地域產生了不同的文化習俗。蔡氏家族在中原孕育,後裔出現了以蔡家苗和濟陽蔡氏兩支最大的分野。蔡國亡國後,蔡族人向西南地區進發的,和當地的少數民族融合形成了“蔡家苗”等少數民族。留在中原的蔡族人,在陳留復興,南渡江南成長,最後形成以閩浙粵等東南地區為中心的是“濟陽蔡氏”,她是蔡氏中最大的壹支。濟陽蔡氏是大家族,歷史上人丁興旺,名人輩出,長盛不衰。“濟陽蔡氏”就成為中華蔡氏的總堂號,以表示族出濟陽郡。蔡姓的子孫遷徙到客家地區,形成客家特色的蔡氏族群。客家家族仍然是漢民族的組成部分,由於他們生存的自然和社會條件,使他們具有自己比較獨特的外在形式。他們遷到客地山區,帶來了中原文化,而中原文化影響客地的古越族的山地遺民的經濟、文化和習俗。在***同的生存鬥爭中逐步融合、漢化,形成了客家***同體。這個***同體被稱為客家人。融入客家人中的蔡氏家族就形成蔡氏客家家族群。蔡氏家族的海外華族群是中華蔡氏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有關單位的不完全統計表明,目前全世界華人中蔡氏家族遍布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等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蔡氏華人有壹個突出的特點,這就是牢記自己的根,牢記著自己的中華蔡氏成員的身份,並以各種方式為故國、故土的振興做出努力。他們有強烈的“根本意識”。中華蔡氏在海外定居的歷史悠久,初移民時有帶家眷、也有不攜帶家眷,故在當地的後裔,有的已經融入當地的民族,產生了新的蔡氏華裔家族,但是他們的中華蔡氏的血統是不會變的,他們是中華蔡氏家族的新成員。蔡氏家族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蔡氏和其他姓氏壹樣存在同姓非親,異姓同源的問題。蔡氏族群嚴格地說存在同姓異源和異姓同源的區分,也正是文字或血統上不同,可謂追溯淵源必須觸及的關鍵問題,認同血緣已成為普遍的***識。蔡氏族譜還有“吳柯蔡同祖”、“柯蔡同宗”、“辛柯蔡同宗”和“吳蔡翁曹周同堂”、“吳蔡翁姬周同堂”等記載,對此,需要作壹些必要的探討。同姓異源和異姓同源壹樣,也是壹個復雜的歷史現象。蔡氏中有壹種他姓子弟因為避難、投親、收養、入贅改的蔡姓家族。當他們度過難關以後,子孫後代成為蔡氏家族的成員,為蔡氏增添了不少新鮮的血液。不論他們是同姓異源,還是異姓同源,都反映了中華民族大融合、大團結的問題。
蔡氏是中華民族中最古老的姓氏之壹。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地湧現自己的傑出代表人物,先秦除了蔡國侯外,在《左傳》中蔡鳩居、蔡洧、蔡朝以及蔡墨行傳;在二十五史中記載了112名蔡氏名人傳記,名列前50名。清陳夢雷編輯的《明倫匯編·氏族典·蔡氏》***收集蔡氏名人151名。民國版《中國人名大辭典》記載192人。我的《中華蔡氏》從眾多的蔡氏族譜、家傳中經過篩選、核實、收集古代名人260多人,近現代名人70多人,海外名人47人,***計380多人。他們中有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藝術家、軍事家,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傑出人物,都是締造中華燦爛文明的不朽功臣。蔡氏歷史上出現的人物許多已經事過境遷,但是仍然有不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也有不少的經驗教訓值得我們借鑒。此外,蔡姓有很多人文歷史,古典古跡,文化藝術、環境保護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蔡姓文化研究與增強中華凝聚力
據不完全統計,蔡氏家族有700多萬人口。蔡氏人口國內552萬,中國人口排名第44位,約占全國人口的0.46%。我國蔡氏產生的歷史悠久,發展過程迂回曲折,人口的分布不但地域廣大,在臺灣省排名第九同時民族分布廣泛,蔡氏家族不僅是漢姓中的大族,也是回、滿、藏、朝鮮、傣、彜、壯、羌、布依、土家、錫伯、僳僳、柯爾克孜、俄羅斯等少數民族中常見的姓氏。蔡氏家族是中華民族中的名門望族。他們是當地的優秀家族,人才輩出,源遠流長。蔡氏家族的多源性、多民族性決定了蔡氏文化研究的民族凝聚力意義。
蔡氏家族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主要是繼承了漢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以中國字為主要載體,吸收了漢文化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中的精髓,融合了儒、道、佛思想,同時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在家族心理上形成和諧與統壹的整體文化沈澱,再加上宗法意識在心理上的烙印,從而構成蔡氏家族***同的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的主要特征。因此,蔡氏家族心理文化素質特別重視“天人合壹”的“天道”,“政通人和”的大壹統國家理念,“家和萬事興”家庭觀念,強調“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家庭與國家的聯系與和諧。壹、以忠君愛國惠民為族德的根本。突出孔子的仁禮觀念,是禮教中的孝、悌、忠、恕、知、智、勇、恭、敬、寬、信、敏、惠等內容的濃縮,是人本思想的體現。二、以儒學教育和研究為家學傳承;幾乎所有《蔡氏族譜》多有把儒學作為蔡氏的家學傳承。明文規定:“立家當耕讀”。福建建陽的蔡元定家族,就是理學世家,四代九名儒。把理學作為蔡氏家族的“立家之本”。三、以重教育和崇文藝為素質養成。蔡氏普遍重視教育和文學藝術,祠堂和族譜都大量宣傳蔡氏歷代琴、棋、詩、書、畫等名家名人,這是中華文化與文明在蔡氏家族中的體現。四、堅忍不拔、奮進不息的家族性格;這是蔡氏家族從誕生的那壹天起,在多災多難的歷史環境中鍛煉成的。不論在怎樣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都能堅持而不動搖、從而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刻苦精神,在烈火中得到新生,戰勝危機,而重新崛起,緊緊地維系著中華民族的血脈,與中華民族的發展同步發展。五、和諧統壹大團結大聯合民族心態。六、以“仁義智禮信”作為行為基本規範。七、非宗教性和原始宗教信仰的遺風。蔡氏家族註重人本,註重人文精神。不是神主宰壹切,而是以儒學文化為主流,主張積極入世。因而,不會成天崇拜神、崇拜上帝,久而久之,宗教意識比較淡薄。蔡氏是中原移民,長期聚族而居,同時保留了許多遠古、中古的傳統文化習俗和民族禮儀,而且整個族群的民間信仰和風俗習慣比較統壹,不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歷史已經證明,蔡氏家族研究好蔡氏文化,發揚光大,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構建和諧社會都有積極意義。
蔡姓的文化研究與構建和諧社會
蔡氏家族以漢民族特有的“溫、良、恭、儉、讓”的民族本質陶冶情操,其核心是和諧與統壹。她們追求家族的和諧統壹,各個家族之間的和諧統壹,民族的和諧統壹,地方的和諧統壹,國家的和諧統壹。在“四海皆兄弟”說中“情誼”的博愛觀念的推動下,不論在什麽地方,都能顧全大局、維護和平、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環境。首先,在宗族內“睦宗親”,只要是天下蔡氏都是壹家,敦親睦族,互相幫助,尋求***同發展。在國內主張“睦鄰裏、息爭訟”是蔡氏家規的重要內容。不僅要把族人團結起來,***同發展,還要和睦鄰裏,互相幫助。安徽合肥有“壹家大小各安其分,太和元氣,便覺藹然可親。”廣東潮汕的祖訓規定:“不事訴訟,和睦鄉裏”。蔡襄家族族譜的《五戒》等等。在多姓氏雜居的地方,也以大家族出面維持社會安定,如福建晉江市青陽鎮現在還保留有“青陽鄉約記”碑刻壹方。該碑系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知事張瑞圖會同青陽八名蔡氏鄉賢牽頭與莊、林等各姓記18名鄉賢協商制定的鄉規民約。這種大團結大聯合的觀念為歷代統治階級所利用,成為輔助統治,維護安定團結的手段。在國外居住國,蔡氏家族以中國人故有的自己為正四周為夷的傳統觀念,積極支持和幫助四夷的發展,很早就融入當地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生活中。他們和當地人民友好相處,帶去了中國當時的先進手工業、農業技術和文化,為當地的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他們參加當地人民民族獨立鬥爭和自由民主運動,為居住國的獨立解放作出了努力。聚族而居,必然有比較嚴謹的各種相應的族規家規,才能保持社會的穩定,家族的發展。族規淡化了階級對立,強調血緣關系(九族)和擬血緣關系(天地君親師),所有的族人的各種關系都被掩蓋在宗族甚至民族的整體內部。族規家訓是封建社會各個家族制定的用以規範族人思想行為的文獻條文。宋代以後普遍修了族譜,撰寫了規範族人行為的家法家規家訓,有的還刻印分發族人,有的立碑警戒。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族訓雲:“仁以待人,遇事忍讓,信以立德,壹言九鼎。”借以調整統治階級之間、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這在當時為當地的社會安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後漢書》卷九七黨錮傳記載:東漢大臣蔡衍,汝南項人,“少明經講授,以禮讓化鄉裏,鄉裏有爭訟者,輒詣衍決之,其所平反皆無怨。”在聚族而居的地方,族規往往和鄉規民約是壹致的。
中華蔡氏是中華民族中的壹支重要家族,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有著絢麗多彩的文化傳承。隨人口的增殖,姓氏成為人口發展、社會進步的壹個重要的信息符號。她是人類社會進步、智力發展的結果,是壹種十分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蔡氏和其他的姓氏壹樣,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力量。但是她又有自己的獨特性,而且其人口分布具有多民族性和世界性,是壹個極其龐大的宗族,有深刻的歷史背景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其博大精深的歷史、社會、文化內容是中華民族的壹份豐富遺產,有著積極的社會歷史意義。通過研究,發掘蘊藏在我們民族之中的智慧和力量的寶藏,對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促進祖國統壹,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無疑有著實際作用。
我們研究蔡文化要以滿腔熱情,要冷靜思考,要以歷史的眼光認真研究有關經濟、政治、地理、歷史、哲學、文化、民族等方面的特征,使自己的觀點不斷豐富和臻於完善。還要花更多的時間認真撰寫蔡氏的族譜和地方誌。使蔡氏文化研究沿著民族大團結大聯合的方向不斷發展,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
借此機會向全國各地研究中華民族史與蔡氏文化的所有專家學者、向為我研究提供資料和幫助的所有的蔡氏宗親以及各界人士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