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揚州雕版印刷的出色保護

揚州雕版印刷的出色保護

新中國建立以來的半個多世紀,揚州為雕版印刷技藝的傳承與保護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早在1960年春,揚州市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成立“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召集雕版印刷藝人六十余人,從事古版修版及刷印工作。為此,省有關領導部門專門發文征集省內藏版,又從浙江借調部份藏版,交廣陵刻印社整理、修補、重印。幾年內,征集到古版近二十萬片,印行圖書十余萬冊。“文化大革命”期間,保護工作曾壹度遭到破壞,刻印社也被迫撤銷。1978年,廣陵古籍刻印社在各級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得以恢復,於揚州鳳凰街重建社址。召回部分專業人員,培養了壹批新人,使雕版印刷工藝流程全面恢復,修補、印行了大量古版圖書,還新刊刻了《裏堂道聽錄》等壹批新版古籍,為揚州雕版印刷史譜寫了新的光輝篇章,被海內外譽為“江蘇壹寶”,乃至“全國壹寶”。

2002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在刻印社的基礎上建立了廣陵書社,使其能利用古代雕版工藝,出版雕版、影印古籍及仿真復制書畫作品。

2005年,市政府投資1.28億元,新建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全面展示了雕版印刷的歷史淵源、工藝流程和傑出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傳承與保護工作。除此之外,廣陵古籍刻印社、廣陵書社、邗江古籍印刷廠等單位相繼成立了雕版印刷傳習所。

揚州還整理、出版了壹批雕版印刷技藝的理論專著,將雕版印刷技法用文字、圖片等多種方式記錄下來,有利於雕版印刷技藝的廣泛傳播 。

揚州雕版印刷技藝保護工作出色,成果突出,集傳承、保護、展示、傳播為壹體,建立精品傳承、著述傳承、教學傳承等多種渠道,形成了全面、完整的保護體系,堪稱“非遺”保護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