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園——清風閣——包公祠——安徽省圖書館——安徽大劇院——大鐘樓——碧特博格——孝肅橋——安徽省體委——青年巷。
蕪湖路被譽為合肥的“香榭麗舍大街”,它時而矜持,時而風情萬種。自20世紀50年代栽種的法國梧桐樹,如今亭亭如蓋。除了風景如畫,沿路特色小店、人文景觀,也是時而有之的驚喜。走在蕪湖路,瞻仰包拯包青天,是合肥遊的必打卡項目。
01包公園
包公園簡稱包園,始建於北宋嘉_七年(1063年),是為紀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園林。說起包公園,很多老合肥人都不陌生。在春秋遊列表裏總少不了它。它坐落於環城景區,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等景點組成,屬於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壹走進園林,外界的喧囂似乎消失的無影無蹤。園內清雅幽靜,亭臺樓閣,水榭拱橋......隱隱散發著古色古香的韻味。壹花壹草、壹磚壹石,皆是畫意。
每逢節假日,這裏還舉辦“包公文化節”“青蓮文化節”等各種豐富的節慶活動,遊覽之余,可盡情感受包公文化的魅力。
TIPS包公園聯票(含包公祠、包公墓、浮莊)調整為40元/人·次;開放時間為08:00~18:00,遊玩時間2~3小時,有收費停車場。
02清風閣
清風閣坐落於包公園園林內,是包公園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壹。由雕欄飛檐、勾心鬥角等多種形式的中國古建築元素匯聚而成,是壹座明五暗四***九層仿宋風格的塔式閣樓。
閣樓上,清風亮節的金色匾額高高懸掛在閣樓之巔,頗為震撼。置身其中遠眺四方,整個城市的風光都盡收眼底。那不遠處靜謐的河面,偶爾會有成群結隊的叫不上名的鳥兒輕浮其上,岸邊秀木瓊林,壹切都讓人心曠神怡。
此外,當層層深入樓閣,每壹層都能感受不壹樣的內涵。清風閣壹樓有包公浮雕像;二樓是古絹彩繪壁畫,較完整地反映了宋代廬州市井繁榮的景象;三樓則為江山明月廳,介紹安徽概況和江淮風情等,即使隨意走走或看看,都能享受其中的文化氛圍。
TIPS門票免費
03包公祠
包公祠同樣也位於包公園內,是包河公園的主體古建築群,包公祠全名"包孝肅公祠","孝肅"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後賜給他的謚號,也是對包公忠孝廉潔的高度體現。
關於包公祠的歷史記載頗多,據《廬州府誌》記載:“香花墩,在城東南門外濠中,是包公青少年讀書處,本為公祠,蒲葦數重,魚鳧上下,長橋徑渡,竹樹陰翳。”明嘉靖年間(1539年),朝廷禦史楊瞻重修“包公書院”,並定名為“包公祠”。明清兩代的官吏,賢人聖士都對包公祠進行過修繕、增制。合肥籍晚清大臣李鴻章捐資2800兩白銀重修了包公祠,因此合肥有“包家祠堂,李家修”之說。
祠內的殿堂正中端坐壹座包公塑像,高約八尺,著金色,高大威嚴,不由得使人生出敬意;祠的東面六角亭裏有壹口井,傳說貪官汙吏喝了井水會頭痛難忍,故名"廉泉"。祠的西面是歷史文化長廊,長廊裏甌塑、碑刻、書畫、刺繡、彩繪木雕等多種工藝集為壹體,再現了包公真實的壹生。
TIPS門票20¥
04安徽省圖書館
沿著喧囂的蕪湖路往前走,在孝肅橋西側,就可以看到矗立著的壹座濃郁古典特色的巍峨建築,那就是安徽省圖書館。雖處於鬧市區,但它似乎與世無爭,紅墻綠瓦,鬥拱飛檐,盡顯獨特的古韻氣息。而這座知識的寶庫,自成立以來,便是合肥乃至各地學人的精神食糧。
在90多年的辦館歷程中,省圖書館收集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典籍,尤其在徽州文獻收藏方面更是獨樹壹幟,形成了具有濃厚地域文化的藏書特色。現有297萬冊館藏文獻,古籍線裝書近35萬冊,善本3121種,30700余冊。館藏文獻中藏有珍貴的刻本等,且數量頗多。
當走進館內,不自覺的就讓人沈浸下來。拋開繁雜的俗事,閱讀或休憩,光是在這裏放空就很美好。
05安徽大劇院
安徽大劇院坐落於徽州大道與蕪湖路交叉口的東南角,是合肥市標誌性建築之壹,壹直承擔省級重要會議和所有重大慶典活動,並且國內外許多著名文藝團體和藝術家都在此登臺獻藝,是安徽省暨合肥市政治、文化、經濟等大型活動的中心場所。
時尚的現代建築風格,獨具匠心的鋼琴造型,及氣勢恢宏的布局空間,處處散發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尤其在夜晚,燈光下的大劇院更是熠熠生輝,各種曲目輪番上演,讓人應接不暇。
06大鐘樓
大鐘樓對於合肥來說,可謂是意義非凡。它曾被譽為“合肥第壹樓”,也曾是合肥的城市名片,在合肥地方糧票上、合肥香煙紙盒上等都出現過它的身影。竣工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自建成之後,壹直是合肥電信總部辦公場所,是“合肥長話通信樞紐工程”,因其準點報時的功能,被老合肥人稱之為“大鐘樓”。
如今,大鐘樓已不是合肥最高建築,但它的身影仍然時刻出現。無論是漫步在包河公園的小徑上,還是耳畔傳來依稀悅耳的報時曲......它都始終佇立在藍天下,也佇立在合肥人的心裏。
擇壹個時間,來這裏逛逛,在今與昔穿梭,是回味,也是開啟新的篇章。
07孝肅橋
蕪湖路的東邊連接南淝河的地方,壹橋飛架東西,河流變通途,這便是聞名遐邇的孝肅橋。橋西與巢湖路交口,橋東接壩上街交口處,它是合肥市東西走向的主要跨河橋之壹。因與清官包孝肅公聯系在了壹起,普通的壹座橋梁便有了不同凡響的故事。
孝肅橋歷史上幾度修復,幾度易名。史料記載,孝肅橋始建於宋代,清康熙六年(1667)和道光四年(1824)又兩度復修。光緒十三年(1887)再度續修,繼之為紀念宋朝名臣包孝肅公,該橋被命名為孝肅橋。
孝肅橋橫跨合肥南淝河已近千年,可謂經歷了滄桑歷史,見證了淝河兩岸的巨大變化。橋頭遊園裏許多市民在散步、聊天、打牌。
08安徽省體委
安徽省體委大院辦公樓,建於1960年代,是20世紀合肥市典型的仿蘇式辦公建築。建築屋面為傳統雙坡頂,外立面線條豐富,造型極具特色。建築內部頂部飾有紅五星、毛澤東語錄等圖案和文字,彰顯時代特征。
09碧特博格
碧特博格,建於2006年,紮根合肥十多年,稱得上是合肥很受歡迎的德國餐廳,很多70後80後90後都知道。它憑借獨特的味道和高品質的烹飪技術,堪稱男神級別的西餐廳。
店內的顏值更是美出天際,皮質的座椅、特色的木質酒吧和富有個性的壁畫墻的現代簡約的設計風格,讓人徹底顛覆傳統想象中德國田園鄉村式的餐廳形象。在這裏,高bigger的環境,藝術氛圍暖黃色的燈光下,來壹場約會或是家人聚餐,格調高雅而賞心悅目。
10查令84號咖啡館
蕪湖路旁的小轉角,隱藏著壹條低調而充滿文藝氣息的街巷——青年巷,往巷子裏再走幾步,應該是這條街裏最有品味的咖啡店了——查令84號咖啡館。
查令84號咖啡館,致力於合肥本土精品咖啡文化的發展和推廣,長期堅持與咖啡愛好者交流、分享咖啡相關知識,“壹本舊書,壹杯咖啡,換壹種自由的生活方式”。咖啡館獨具民國老上海的風格。黑白方格地磚,深棕色和復古綠椅子、綠色的老上海復古臺燈每個角落都洋溢著老上海的風情。
幾張桌子、壹排面窗的吧臺位,就是店裏的全部容納空間了。燈光輕柔地灑下,綠植點綴其間,滿書架的旅行書和雜誌等,簡單舒適的氣息包裹了周身,喜歡文藝範的妳壹定會喜歡。
其他推薦打卡點
蕪湖路本身就是壹處打卡點,梧桐樹下,走走停停,是漫步,更是旅行。
此外,青年巷、浮莊等,都是非常不錯的打卡點。各個看點不同,或青春文藝,或古色古香......唯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這裏的獨特。
習慣了往日裏熙熙攘攘的生活狀態,此時不妨慢下腳步,來這裏走走,去感受、去觸摸最真實的生活,在日常細碎的生活裏,尋得壹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