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號醉翁的是歐陽修。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曾寫道:“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歐陽修字永叔,晚年更號六壹居士。廬陵人。出身貧寒,4歲喪父,其母以荻稈畫地教他識字。10歲能詩,且小有名氣。天聖八年中進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後調汴京任館閣校勘,參與編修《崇文總目》。因支持範仲淹革新而得罪保守派,貶為夷陵縣令,後調乾德縣令。
慶歷元年被調回京任館閣校勘,此後又任太常丞、知諫院、龍圖閣直學士、河北轉運按察使等職。慶歷新政失敗,他寫文抨擊保守派,被貶為滁州知州,自號醉翁,後又知同州。不久又召回編修《新唐書》,此後又先後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亳州知州、青州知州。
王安石變法時,他反對“青苗法”。熙寧三年改知蔡州,更號“六壹居士”。熙寧四年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退休,次年七月病逝,謚為文忠。
歐陽修文學成就
歐陽修是壹位有多方面成就的文學家,在散文、詩、詞、史學、考古等方面都留下了豐富的遺產。他在韓愈之後倡導了古文運動,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反對浮靡綺麗,並以創作實踐批評了“西昆體”,確立了平實流暢、委曲婉轉的文風,因而成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人物。
他的詩雄健清新,詞感情深挈。與宋祁合修的《新唐書》,獨立修撰的《新五代史》及《集古錄》1000卷,是其史學和考古學成就,為研究歷史、校正古籍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原始資料。有《歐陽文忠公集》等流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