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地震是可以預防的。妳可能不相信。早在17世紀,中國古籍就記載了“正午或日落後天空晴朗,但有細雲如線,很長,地震預兆也”。中國寧夏隆德縣1935記載“天晴暖,晴空萬裏,忽黑。”
但國際上對地震雲的研究還是近幾年的,其中中國和日本處於領先地位。我國對地震雲的研究始於1976唐山大地震後,目前已有十余個成功範例。在日本,有數百個利用地震雲預測地震的成功例子。有趣的是,最先提出“地震雲”這個名稱的不是地震學家,而是壹位政治家。他是日本福岡市前市長。他曾經親身經歷過日本福岡的7級地震,1956,地震時看到天空中有壹片非常奇怪的雲。未來只要這種雲出現,總會有地震,所以他把這種雲叫做“地震雲”。
那麽,什麽樣的雲是地震雲呢?這種雲最大的特點就是“奇特”,和普通的雲有明顯的區別。
藍天有時會留下飛機的痕跡。常見的帶狀地震雲非常類似於飛機的尾流,但更厚、更飽滿。壹般表示震中在雲方向的垂線上。
另外,還有壹種徑向地震雲,幾個帶狀的雲同時相交,就像沒有扇面的扇骨在空中擴散,雲的交點垂直於地面,就是震中。
此外,還有壹個條紋狀的地震雲,看起來像兩排人體肋骨。根據這個雲判斷震中就比較復雜了。
地震雲出現的時間多在早晚。地震雲持續的時間越長,對應的震中就越近。地震雲越長,離地震越近。地震雲的顏色看起來越嚇人,對應的地震強度就越強。
關於地震雲的成因,目前眾說紛紜。雖然各有各的原因,但都不能完全解釋震前的這種現象,所以還是壹個謎,地震本身就是壹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因此,最好使用綜合方法來預測地震。
雲是地球的臉,它不會說謊。妳可以欣賞廣闊天空中的雲。朋友,妳願意親眼目睹震雲並嘗試預測地震嗎?
現在人類活動如此活躍,自然環境遭到破壞,地震就是地球“不適”的壹種表現。
妳不必太擔心今晚的地震。當然,也可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