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上字的正確寫法

上字的正確寫法

上字的正確寫法:豎、橫、橫。

上,現代漢語規範壹級字(常用字),讀為shàng或shǎng。最早見於甲骨文。六書屬指事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用壹長橫作基準(界限)。

在上部用壹短橫作為指事符號,表示基準線之上。其本義為高處、上面;引申為等級或品質在上的,次序或時間在前面的,以及由低處向高處升登或從此處向彼處前進的意思。

文字源流:

上,指事字。甲骨文的“上”字,長橫(或曲線)表示基準線,短橫在基準線之上,作為指事符號,表示位置在上的意思。金文略同甲骨文。

春秋文字作“二”,或在上添加壹豎筆作“上”,為隸書所本。戰國文字形體較為復雜,大多數仍沿用春秋文字作上;或下添壹短橫畫,乃無意義之飾筆;或作“丄”。

省去上部之短橫畫。小篆形體較多,有的把短豎立起來與長橫垂直,也有在短橫的左面加豎曲線。隸書或在豎畫右邊加短橫,或把曲線拉直。楷書筆畫化。

上字的本義是高處、上面。引申指等級或品質在上的;又指次序或時間在前面;還可以用作動詞,有由低處向高處升登的意思;也有從此處向彼處前進的意思。

古籍解釋:

1、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2、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3、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誌。

4、又上官,復姓。

5、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於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