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江手工造紙技術應該是天時地利人和。其制作工藝與明代《天宮吳凱》中記載的工藝完全壹致。從原竹到壹張完整的紙,需要15個環節。前人總結為24個字:“斬其麻,除其青,染其灰,火煮,水洗,臼搗,簾抄,墻刷”。即竹麻切碎、打漿、蒸煮、漂洗、漚制、搗實、漂白、造紙、壓榨、刷洗。其中造紙工具主要有紙槽、紙簾、紙臼、紙刷、紙撕標、竹麻刀、紙槽鋤、竹麻錘、料耙、料刀、紙矛刀、切紙機、切紙機。
早在上世紀初,夾江宣紙就因其潔白、緊實,被張大千與安徽宣紙壹起稱為“國二寶”。夾江竹制紙工藝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昨天,縣裏舉行了手工造紙72道工序的演示會。
在夾江縣馬村鄉,伴隨著富有當地特色的原生態音樂——竹麻喇叭的“喲嗬”聲,9位德高望重的當地老人正手持竹竿、木棍,有節奏地圍著壹口高約3米的大鍋敲打。他們做的是造紙過程中最基本的竹麻蒸煮。當傳承了幾千年的古老技術再次展現在人們面前,在場的人,
"蜀紙之鄉":手工紙的千年傳承。
說到夾江縣的造紙歷史,就不得不說說被評為全縣“造紙狀元”的老楊曼詹耀。他告訴記者:“我們家從湖北孝感搬到夾江縣。因為當地竹林茂密,所以產生了造紙的想法。現在已經到我13代了。”事實上,楊家並不是夾江縣第壹個造紙世家。據史料記載,中國在晉代出現“新竹紙”時,聰明的夾江人就開始手工制作竹紙了。
夾江的環境適合竹子生長。到了唐代,當地開始用竹子材料手工造紙,竹子造紙技藝興盛於明代,興盛於清代。自唐代以來,夾江就享有“蜀紙之鄉”的美譽。夾江紙以質量好、品種多、規模大、工藝精而聞名,曾被清朝康熙皇帝定為貢品紙。
至於夾江手工造紙技術,據報道,壹張白色的手工竹紙需要造紙工人三個月以上的時間,要經過錘打、打漿、蒸煮、浸泡、發酵、搗固、漂白、沈入、抄紙、壓榨、刷洗、整理、切割等復雜工序才能制成。夾江古佛寺於清道光十九年所立的《蔡翁碑》,對夾江的造紙技藝有較為簡明的描述。上面刻的“切麻、去青、沾灰、火煮、臼洗頭、簾抄、刷墻”24個字,概括了夾江手工造紙的漚、蒸、搗。
72道工序:展現精湛技藝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造紙機的出現,夾江縣已經很難看到上世紀末的手工造紙作坊了。夾江手工紙生產面臨危機,由於對原料和造紙工藝的嚴格要求,許多手工作坊面臨困境。在手工造紙最繁榮的馬村鄉,由於生產工藝復雜,生產速度慢,許多大型造紙商放棄了手工造紙技能,轉而采用機器生產。因此,夾江縣雖然有1000多家造紙作坊,但嚴格意義上的傳統手工造紙生產卻鳳毛麟角,嚴峻的形勢讓這項傳承了幾千年的技藝面臨失傳的危險。
據夾江縣某知名手工造紙商介紹,夾江制作的宣紙韌性好,吸水性強,易寫易畫。自古以來就有“立如鏡,展如絲”的說法,使得造紙成為手工造紙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工序。從紙槽中取漿時,每張紙的厚度都是憑經驗控制的。如果紙漿抄得不均勻,壹張紙就會有厚有薄。
但是,手工造紙技藝壹旦失傳,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保護、搶救和挖掘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十分必要的。
在樂山人的期待中,夾江竹制紙技藝成為國務院批準、文化部確定的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得知這個消息後,夾江縣馬村鄉最古老的造紙世家楊占耀激動地說:“作為壹名造紙村民,能為這項傳統的傳承盡壹份力,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日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夾江竹紙制作技藝72道工序展示在夾江縣馬村鄉金華村舉行,證明了夾江人的不懈努力。
保護與發展:夾江書畫紙應該東山再起
對於書畫紙的未來,夾江造紙人有自己的想法。馬村鄉金花村造紙大戶馬告訴記者:“為了續寫夾江書畫紙的輝煌,我們壹方面與國內外專家學者合作,組建技術攻關團隊,以市場為導向,不斷開發各種規格、系列的竹紙產品。”此外,馬村鄉的造紙大戶還計劃聯合附近的壹些手工小作坊成立加工企業,並以此為龍頭成立造紙紙漿合作社,聯合數萬單戶紙農走品牌發展之路;同時,他們還打算將造紙工業的發展與旅遊業的綜合發展緊密聯系起來,以農家樂休閑和旅遊的形式促進造紙工業的繁榮。
此外,記者從夾江縣政府了解到,該縣已設立專項基金並制定相關保護政策,對相關文化活動和文藝演出形式進行梳理和保護,建設“紙鄉風情旅遊區”,確保夾江造紙技藝永不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