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保健
“由於春分和節氣分晝夜、寒暑,所以人們在養生保健中要註意保持陰陽平衡。”李希介紹,《蘇文至真大論》:“仔細觀察陰陽,加以調整,使之相等”。也就是說,人體要使“內動”即臟腑、氣血、精氣的生理運動與“外動”即腦力、體力、運動相協調,保持供銷平衡。
生活健康
李希介紹,春分養生要符合太陽為神、萬物誕生的春天的特點,重在“生而升天”的自然規律。“春屬木,對應肝,肝負責解氣。它是憤怒的,厭惡抑郁的,所以在精神調理方面,要做到心平氣和,保持輕松、愉快、樂觀的心情,避免大喜大悲和劇烈的情緒波動。”
在日常生活方面,李希說,雖然春分時天氣轉暖,但晝夜溫差大,仍不時有寒流,天氣變化大,雨水多,甚至連陰雨。這時候就要註意衣服的加減,穿衣要有厚有薄,保持下肢和足部的保暖。天氣晴朗的時候也建議戶外運動。
飲食健康
李希介紹,春分時節,自然界陰陽平分,飲食要“均衡”,保持寒熱平衡。“妳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搭配飲食。比如吃鴨肉、海鮮、河蟹等寒性食物時,最好加入溫涼的蔥、姜、酒。吃韭菜、大蒜等助陽之物時,最好搭配滋陰的雞蛋。”李希說,另外,春季肝氣會傷脾,所以要多吃甜食,如大棗、山藥、菠菜、薺菜等,少吃酸味食物。
李希建議,在春分時節食用香椿、竹筍、莧菜等新鮮蔬菜可以養肝。香椿:能清熱解毒,健胃理氣。香椿春天發芽,香味濃郁。幼葉可洗凈切碎入菜、炒雞蛋或拌豆腐。但香椿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含量比其他蔬菜高,所以食用前最好焯水1 ~ 2分鐘,可以去除大部分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竹筍:含有大量的纖維和氨基酸,竹筍生長旺盛,屬於生發之氣,符合中醫類比的特點。中醫認為,春筍味甘性寒,歷代常被用於食療保健。用燒肉,能滋陰益血。莧菜: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B和C,鈣和鐵也很高。《本草綱目》記載,莧菜有清肝明目的功效。
衛生保健
“春天五行屬木,對應人體肝臟,肝膽之氣宜舒。”李希指出,肝經為陰,膽經為陽,意為“生陽”。春分可以按摩肝膽經循環的地方,分別拍打腹部和胸側、雙下肢的內外肝膽經,順著經絡按摩,達到疏肝理氣的效果。
李希指出,春天屬於仲春。此時肝氣旺,易破脾土。同時也要註意健脾胃。《八段金燦》中的第三個方子被采用:調理脾胃必須單獨提起。
鍛煉健康
李希指出,春分容易出現春困,最好采取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普拉提、瑜伽、太極拳等運動形式。這些運動可以加快人體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增加身體和大腦的供氧量。
“有氧運動的強度不要太大。可以選擇每周快走三次,每次30分鐘,步頻控制在每分鐘60 ~ 80步。慢跑客觀上每分鐘心率不超過180減去年齡。”李希指出,比如60歲的慢跑者,心率應該是每分鐘120次,慢性病患者的跑步速度可以適當降低,距離可以更短,防止內源性氧不足。
春分保健食譜
首先,海藻南瓜湯
原料:老南瓜100g,紫菜10g,蝦皮18g,雞蛋1,醬油,黃酒,醋,香油。
做法:1。紫菜泡發,洗凈,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均勻,蝦皮用黃酒浸泡,然後南瓜去皮去瓤,洗凈切塊。
2.鍋燒熱後,在炒鍋裏放點醬油,加點水,放入蝦皮和南瓜塊,煮30分鐘左右,再把紫菜放入同壹個鍋裏。
3.10分鐘後,將攪拌好的蛋液倒入鍋中,加入少許醋和香油拌勻。
功效:疏肝解郁,調節情緒,補腎益氣。
二、防感胡繩湯
原料:薺菜、蘿蔔纓、牛蒡、香菇、食用油、鹽。
做法:1。香菇洗凈,浸泡切塊,牛蒡切塊。
2.鍋裏放水,放少許油和鹽,先放香菇和牛蒡煮,再放蘿蔔纓和薺菜煮壹會兒。
功效:消除風濕,滋補脾胃,清熱解毒,提高免疫力,每周喝兩次可以預防流行病。
註意:牛蒡不要去皮,用幹香菇代替鮮香菇。
三、銀耳百合糯米蜂蜜粥
原料:銀耳20g,百合50g,玫瑰花15g,糯米40g,京華蜂蜜10g。
做法:1。百合、銀耳、玫瑰洗凈,用清水浸泡30分鐘,然後放入鍋中,加入足量開水,煮15分鐘後加入糯米。
2.大火煮5分鐘後,文火煮30分鐘。
3.待粥溫降至60度左右,加入京華蜂蜜,拌勻。
功效:滋陰除煩,潤肺疏肝,理氣健脾,寧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