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鴻龐氏的中國古籍中的記載

鴻龐氏的中國古籍中的記載

在中國古籍中,亦有與鴻龐氏有關的記載,稱之為“駱”或“駱越”。根據司馬遷《史記?南越列傳》的記載,趙佗在華南、越北壹帶稱王稱霸時,就用“財物賂遺”駱越,並將之“役屬”。司馬貞“索隱”引《廣州記》,對這裏提到的“駱”加以解釋:“交趾有駱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為‘駱人’。有駱王、駱侯。諸縣自名為‘駱將’,銅印青綬,即今之令長也。後蜀王子將兵討駱侯,自稱為安陽王。” 酈道元《水經註》卷三十七引《交州外域記》有大致相同的記載,但將各階級人物及事物稱號寫成“雒王”、“雒侯”、“雒將”、“雒民”、“雒田”等等。 《廣州記》及《交州外域記》的說法,與越南傳說裏的雄王及蜀泮滅鴻龐氏的事跡大抵上吻合。

“駱越”在中國古籍裏,不單以遠古王朝的姿態出現,並且成為了越南地區裏長期存在的部落。據範曄《後漢書?馬援列傳》所載,東漢大將馬援平定二征起義後,“與越人申明舊制以約束之,自後駱越奉行馬將軍故事。” 這個記載表明,到了中國的秦漢時代,“駱越”雖然喪失了自立自主,但仍是越南地區裏的壹支較有代表性的部落。

此外,《水經註》卷三十六引《林邑記》,有壹項與文郎有關的記載:“朱吾(位於今越南廣平省洞海南)以南,有文狼人,野居無室宅,依樹止宿,魚食生肉,采香為業,與人交市,若上皇之民矣。縣南有文狼究,下流逕通。” 中國學者戴可來對這裏提到的“文狼人”、“文狼究”作出解釋:“文狼究(河流名)或因文狼人而得名。所說皆指文郎人,無‘文郎國’。且‘依樹止宿,魚食生肉’,‘若上皇之民’,顯然是原始民族,尚未達到階級社會建立國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