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書八體是指秦朝的八體,指的是八種書寫的字體。茲分述於後:
1.大篆:是周宣王時太史籀寫的十五篇文字。壹名「籀文」,則是據寫者之名而稱的。據段註,則含古文在內(見《說文》頁七六六) 。
2.小篆:即秦朝李斯、趙高、胡母敬據大篆而省改,分別寫成《倉頡》、《爰歷》、《博學》篇,字體有別於大篆,所以稱小篆。又壹名「秦篆」,那是因為這些字形都是秦時人創的,並且通行於當代,所以稱為「秦篆」。
3.刻符:是刻在符節上的字體。
4.蟲書:是寫在旗幟或符節上的字體。因這些字體有的像鳥,有的像蟲,而鳥也稱羽蟲,所以稱為蟲書。
5.摹印:是寫刻在印材上的字體。印材有大小,所以在寫刻之前必須先予規畫,這就為什麼稱「摹印」的道理。這種字體的特徵是屈曲縝密。
6.署書 是題在匾額上的文字。
7.殳書 是鑄在兵器上的文字。殳是壹種兵器。
8.隸書是由秦始皇命下杜(今陜西省長安縣南)人程邈所作。這種字體書寫便捷,輔助篆書的不及。
許慎《說文解字》對秦書八體的概括:
壹曰大篆:廣義的大篆指秦代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史籀文和通行於春秋戰國時期除秦以外的六國的古文,狹義上單指籀文。
二曰小篆:如上所述。李嗣真《書後品》贊曰:小篆之精,古今妙絕。秦望諸山及皇帝古璽,猶夫千鈞強弩,萬古洪鐘,豈徒學者之宗匠,亦是傳國之遺寶。
三曰刻符:此類篆體專刻於符節上,因系用刀刻在金屬上,不能婉轉如意,故筆畫近於平直,形體近於方正,現存有陽陵虎符上的文字即是。
四曰蟲書:也稱鳥蟲書, 篆書中的花體。秦以前就有這種字體,大都鑄或刻在兵器和鐘镈上。往往用動物的雛形組成筆畫,似書似畫,饒有情趣。也書於旗幟和符信,而漢代不乏鳥蟲書入印的實例。
五曰摹印:也稱繆篆 。其實是漢代摹制印章用的壹種篆書體。形體平方勻整,饒有隸意,而筆勢由小篆的圓勻婉轉演變為屈曲纏繞。具綢繆之義,故名。
六曰署書:也稱榜書。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註》載:檢者,書署也,凡壹切封檢題字,皆曰署,題榜曰署。
七曰左書:也稱史書,佐書。也即秦古隸。稱之為佐書,段玉裁認為:其法便捷,可以佐助篆所不逮。近來有學者首先認為隸書之名隸,是起於徒隸所書;其佐書之佐,或是起於書佐(漢代職掌起草和繕寫的低級官吏)所書而名。
八曰隸書。為我國文字由古體轉為今體的重要裏程碑。
再細分,小篆當還有玉筯篆、玉箸篆、鐵線篆、草篆等。
自周朝東遷洛邑後,歷五百余年諸侯兼並和七國爭霸。到了秦統壹的時候,在意識形態領域,已如《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所言,各國“田疇異,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尤其文字。
據說當時“寶”字的寫法,有壹百四十九種形態;“眉”字、“壽”字的寫法也都有百種以上。
在字的結體上,有的柔婉流動、有的疏密誇張,有的體勢縱長,有的結構狂怪。
從中國書法藝術發展的角度來看,無疑為之提供了豐富的表現形式和內容;但對統壹的中國來說,卻帶來了社會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上的困難與混亂。
秦始皇對此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實行“書同文字”,“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命宰相李斯將當時所有字體統壹為壹種書寫文字,這就是秦篆。即把原來的史籀大篆簡化成小篆,故又稱小篆。通令全國使用。
從秦小篆字體來看,它壹方面保留了大篆字體結構和象形文字的基本特點;另壹方面則對字體的結構進行較大的整理加工,使之相對統壹和規範。主要的壹是各種偏旁形體統壹,每字所用偏旁基本固定為壹種,而不用別種代替;二是偏旁的位置相對固定,不能隨便移動。三是大致確定每個字的書寫筆數和筆順。
文字的統壹,實質是社會生活習俗以及人們的行為方式的變革,有壹個認可接受適應的過程;加之在推廣之初,人們對小篆的結構也不太熟悉,很難壹下寫得得心應手。於是,由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這三部書既作為學童的識字課本,又是推行小篆的模板,供國人學習臨摹。
這種在當時純粹以實用為主,兼輔美觀的文字書體,最後發展成了東方古老的書法藝術之壹種。
可以說,小篆的出現,不僅是漢字發展史上的壹大進步,也意外成就了中國書法史上的壹次輝煌。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至峰山今山東嶧縣境內,刻立《嶧山刻石》;後至泰山,刻立《泰山刻石》。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至瑯邪山今山東膠南;立《瑯邪臺刻石》;又至之罘山今山東煙臺西北,立《之罘刻石》。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東巡至碣石今河北昌黎縣境內,刻立《碣石頌刻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第五次登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東南,刻立《會稽刻石》。
這些刻石所書文字,都是標準的小篆字體,俱出自李斯之手。
殷商之甲骨文刻辭,是早期人類與自然神靈信息溝通的壹種企圖,是蒙昧時代認識未知世界的記錄和表達。
商周於青銅器上鑄刻銘文即金文或鐘鼎文,用以祭祀神靈、記錄事件、顯示富有、張顯權貴。
秦始皇刻石,則是用以歌功頌德,並將其開國大帝的豐功偉績,刻於巨石,立於名山,與天地***存,如日月恒久。
在這壹顯而易見的政治目的實現的過程中,不期然使石刻成了壹種可以使書法長久留存的載體和形式。秦始皇幾乎壹生都在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終還是死了,而只有那些石刻還殘留至今。也算是壹種意義上的恒久與不朽了。
中國書法藝術分碑、帖兩大系統,而秦刻石則是在此前秦石鼓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碑系開山之作,對後世的影響巨大而深刻。
《嶧山刻石》當是秦篆早期的代表作。字的點劃均為線條,粗細壹致,圓起圓收,表現圓渾流麗之風格。字體端莊嚴謹,有實有虛,疏密得當,從容平和且勁健有力。有人評之為“畫如鐵石,千鈞強弩”。其結構上緊下松,垂腳拉長,有居高臨下的儼然之態,須仰視而觀之。在章法上行列整齊,規矩和諧。有人分析這種整齊化壹的風格,與秦朝政治理想是壹致的。而總體上的從容、儼然、強健有力的藝術風範,從相當程度上則表現了秦王朝統壹時代的精神內涵與指向。
《嶧山刻石》原石已被後來曹操登山時毀掉,但留下了碑文。今天所見到的是根據五代南唐徐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現藏於西安碑林。
《瑯邪臺刻石》現存於山東諸城海神祠內,始皇頌詩及從臣諸名已剝落,尚存二世從官名和詔書十三行。書體是典型的小篆,以曲線為主,字體皆為長方,筆劃粗細如壹,顯現雍容典雅之風格。
《泰山刻石》直接繼承了《石鼓文》的本質特征,更簡化和方整,並呈長方形,線條流暢,疏密勻停,剛柔並濟,圓渾挺健,給人以端莊穩重的感受。最具秦小篆的特點和風貌。故唐張懷瑾對其大加稱頌,贊其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妙絕。
小篆在當時壹般用於秦朝政府公布的公文、法令、詔書等。而在民間,因其實在是結構復雜,書寫困難,速寫就更是不易,壹種以草書筆法書寫的篆字並能急就的字體就誕生了,這就是隸書。
相傳當時有壹個叫程邈的縣吏得罪始皇,關在獄中,見當時獄官的幺牌用小篆書寫很麻煩,經十年悉心鉆研,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創立了這種新的字體。秦始皇看了大為欣賞,不僅赦免了他的罪,還封他為禦史,並將這種字體普遍運用於官獄文字事物之中。因程邈是個徒隸,該書體又專供隸役應用,所以就把這壹書體稱之為隸書。到了漢魏,已臻完善完美,從筆勢到結構都成了與秦篆完全不同的壹種書體,並為其後楷書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書法專業術語稱秦隸為“古隸”,漢隸為“今隸”。 .大篆:是周宣王時太史籀寫的十五篇文字。壹名「籀文」,則是據寫者之名而稱的。據段註,則含古文在內(見《說文》頁七六六) 。
2.小篆:即秦朝李斯、趙高、胡母敬據大篆而省改,分別寫成《倉頡》、《爰歷》、《博學》篇,字體有別於大篆,所以稱小篆。又壹名「秦篆」,那是因為這些字形都是秦時人創的,並且通行於當代,所以稱為「秦篆」。
3.刻符:是刻在符節上的字體。
4.蟲書:是寫在旗幟或符節上的字體。因這些字體有的像鳥,有的像蟲,而鳥也稱羽蟲,所以稱為蟲書。
5.摹印:是寫刻在印材上的字體。印材有大小,所以在寫刻之前必須先予規畫,這就為什麼稱「摹印」的道理。這種字體的特徵是屈曲縝密。
6.署書 是題在匾額上的文字。
7.殳書 是鑄在兵器上的文字。殳是壹種兵器。
8.隸書是由秦始皇命下杜(今陜西省長安縣南)人程邈所作。這種字體書寫便捷,輔助篆書的不及。 秦書八體是指秦朝的八體,指的是八種書寫的字體。茲分述於後:
1.大篆:是周宣王時太史籀寫的十五篇文字。壹名「籀文」,則是據寫者之名而稱的。據段註,則含古文在內(見《說文》頁七六六) 。
2.小篆:即秦朝李斯、趙高、胡母敬據大篆而省改,分別寫成《倉頡》、《爰歷》、《博學》篇,字體有別於大篆,所以稱小篆。又壹名「秦篆」,那是因為這些字形都是秦時人創的,並且通行於當代,所以稱為「秦篆」。
3.刻符:是刻在符節上的字體。
4.蟲書:是寫在旗幟或符節上的字體。因這些字體有的像鳥,有的像蟲,而鳥也稱羽蟲,所以稱為蟲書。
5.摹印:是寫刻在印材上的字體。印材有大小,所以在寫刻之前必須先予規畫,這就為什麼稱「摹印」的道理。這種字體的特徵是屈曲縝密。
6.署書 是題在匾額上的文字。
7.殳書 是鑄在兵器上的文字。殳是壹種兵器。
8.隸書是由秦始皇命下杜(今陜西省長安縣南)人程邈所作。這種字體書寫便捷,輔助篆書的不及。
在春秋戰國戰亂不壹諸侯割據的五百多年裏,漢字的發展也受到了動亂的影響,文字異形、書體多樣的景況日甚壹日。從書法發展的多樣化上講不無好處。但語言文字畢竟是人們交流思想進行社會交際的工具,“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對人們的思想交流和社會交際是不方便的。因之,秦始皇統壹中國,建立秦朝之初,采納丞相李斯的建議,在沿襲西周文字的秦系文字的基礎上統壹了全國的文字。以小篆作為學童啟蒙的識字課本,以為推廣應用的楷模。從此,與大篆相對而言的小篆就成了秦代的通行書體。這種書體,比前代文字,有了書寫線條圓勻,結構統壹定型,字型呈縱勢長方等特點。從漢字發展上講,這無疑是壹大進步。但秦代書體並不只此壹種。東漢許慎說:“秦書八體:壹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書,八曰隸書”。說明當時與小篆並行的還有:大篆、隸書(稱古隸或秦隸)。“蟲書”又叫鳥蟲書、鳥篆,以鳥蟲頭起筆,以蟲身區曲為線的篆書美術字。是趙國越王勾踐銘文壹類書體的延續;“刻符”為小篆;“摹印”為結體方正的小篆,開漢印篆體的先河;用於門榜、封簡題字的“署書”,刻於兵器的“#書”,都是大篆、小篆或隸書應用範圍的變化而已。許慎說的“秦書八體”,以漢字形體論,不外大篆、小篆、隸書三體。
郭沫若在談到秦始皇統壹文字時說;“秦始皇帝統壹文字是有意識地進壹步的人為統壹。中國文字的趨於壹統,事實上並不始於秦始皇,自殷代以來,文字在逐漸完密的同時,也在逐漸普及,由黃河流域浸潤至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西周所留下來的金文,是官方文字,無分南北東西,大體上是壹致的。但晚周的兵器刻款、陶文、印文、帛書、簡書等民間文字,則大有區域性的不同。中國幅員廣闊,文字流傳到各地,在長遠的期間發生了區域性的差別。”秦始皇的“書同文字”是“廢除了大量區域性的異體字,使文字更進壹步整齊簡易化了。這是在文化上的壹項大功績。”(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證的發展》,見《奴隸制時代》壹書。)
據《金文編》著錄,在秦統壹文字之前,“寶”字就有194種形態,“眉”字有104種,“壽”字也在百種以上,小篆分別只用壹個字就代表了。這無疑是漢字發展史上的壹大進步。
秦統壹文字,不僅指統壹篆書為小篆,而且也指統壹隸書。許慎《說文解字?敘》、《漢書?藝文誌》、晉代衛恒《四體書勢》、唐代張懷瓘《書斷》都先後指出這壹點。但其中有秦“始造隸書”的說法,不妥。“隸自古出,非始於秦”。唐蘭先生也說:“隸書比篆書簡易,因為有壹部分是承襲六國古文的。”(唐蘭《中國文字學》)說秦大量應用隸書是合乎事實的。至於說程邈把大篆“增減其體,去其繁復,名曰隸書”就更不恰當了。漢字發展種的任何壹種形體,都決不是某壹個人所能創造出來的。他應當是千百萬人書寫實踐中逐漸形成的。說程邈搜集、整理、推廣民間散在的隸書,使之成為小篆的輔助書體是可信的。這種筆道方折、結構簡易的字體可以說是在漢字的同年期(如甲骨文)就已萌芽,到了秦代就更多了。
壹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省雲夢縣城關西部睡虎地墓地出土的秦始皇時期的竹簡,其書體可以說是秦隸的典型。這些秦人的墨跡中雖然還保留了篆書的痕跡,但基本上已是隸書。
從漢字形體演變上來看,秦代是極其重要的壹代。從書法發展上看,秦代以小篆光耀史冊。
我們現在能看到的秦代書跡有:金石刻辭、墨書竹簡、詔權量文、刻符等。
秦刻石,據《史記?始皇本記》記載,有泰山、瑯邪臺、碣石等六處七次刻石,《史記》錄五篇文字。這些刻石是秦始皇東行郡縣時為了炫耀其文治武功而刻的。相傳都是當時大書法家丞相李斯寫的,是當時的標準書體。唐張懷瓘《書斷》稱頌李斯小篆“畫如鐵石,字若飛動”。《唐人書評》說:“斯書骨氣豐勻,方圓妙絕。”我們仔細分析這些刻石的用筆,也正如韋續所說:“先急回,後疾下,鷹望鵬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腳如遊魚得水,舞筆如景山興雲,或卷或舒,乍輕乍重。”其結體,平穩端嚴凝重,疏密勻停,壹絲不茍。部分有縱長筆畫且其下無橫畫托底的字,密上疏下,穩定之中又見飄逸舒展。這種結字方法,至今仍為人們書篆刻篆所沿用。泰山、瑯邪刻石也正是這樣。
秦刻符存於世者兩件。書體皆為小篆。其中的陽陵虎符原藏羅振玉家,現歸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字錯金為之,不能拓墨本。
秦代書法遺跡中有大量的詔權、詔量、詔版,大部分為金文。始皇時基本上都是篆書,不過結體漸方。這些詔書文字從傳世者看恐怕多為下層小吏所為。因之,書體比泰山刻石陽陵虎符草率的多,夠不上秦篆的標準體。二世詔版,則更草率,且多隸書筆意,有人稱之為古隸。從漢字發展上看,這些出自民間書家之手的草率的作品對推動漢字形體演變作用極大。以書法論,就不如泰山諸石與陽陵虎符了。詔量之中最可稱道者有陶詔量。這些詔量文字是在未燒制的陶器上用戳子印上字,再進行燒制。壹九七三年在秦都鹹陽遺址曾發現壹枚陶印章,就是做戳子用於陶制品的。不過陶詔量文字比壹般秦陶文漂亮得多。這種陶文刻畫的意味少,書寫的筆意濃,筆畫圓融流動,變化自然,比起金文詔書的書法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與李斯所書諸石及虎符書法媲美。
又有瓦當文字如“維天降靈延元萬年天下康寧”以及貨幣文字等,其書法都各具特色。
秦代書法遺跡中最珍貴的要推壹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壹千壹百余枚竹簡。這些簡文為墨書秦隸,是秦始皇統壹全國後五、六年的遺物。唐張懷瓘《書斷》在稱贊程邈時說:“隸合文質,程君是先。乃備風雅,如聆管弦。長豪秋勁,素體霜研。摧鋒劍折,落點星懸。乍發紅焰,旋凝紫煙。金芝瓊草,萬世方傳。”這段贊美程邈書法的詞句用來形容雲夢睡虎地秦墓竹簡當不為過。這些秦人墨跡,是未臻成熟的隸書,能融篆隸於壹爐,拙中見巧,古中有新,給我們提供了書法繼承與革新的好範例。
秦代在中國歷史上雖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然而在漢字書法發展史上卻留下了極其光輝燦爛的壹頁。與中國雕刻史上的秦俑、建築史上的長城、阿房宮等同為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