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尋找壹個關於歷史真相的寓言

尋找壹個關於歷史真相的寓言

在中國古典文學的寶庫中,有壹則流傳千年的著名寓言——《葉公·龍浩》。國家郵政局於2004年4月2日發行的第壹套成語典故郵票中有壹枚是“葉公龍浩”。

葉公是壹個真正的英雄。

姓沈,名,是的後裔,春秋時期楚國薩吉馬沈之子。他是全球華人姓葉的始祖。他壹生成就卓著,源遠流長。直到現在,葉縣的人還以他為榮。

葉公興修水利造福鄉村。沈諸梁主政葉儀後,大力發展農業,興修水利。由葉儀的父親建造的東西皮爾仍然存在,並且仍然在當地農業灌溉中發揮作用。據《註水經》記載,原西貝的面積約為4平方英裏,東北陂的面積約為70平方英裏。可見其工程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比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鄭國渠早300年。

葉公沈諸梁有傑出的軍事才能,是楚國的重臣。楚惠王十年(公元前479年),白公起兵,沈諸梁出兵平定,楚惠王復辟。為了幫助皇族,葉公還派人西征巴人,東北伐陳,南攻嶽,納入楚國版圖。還親自率兵南下攻打越國,與敖三義男女結盟,為楚國的復興立下了汗馬功勞。

葉公是壹位很有個性的思想家。楚昭王第七年(公元前489年),葉公和著名思想家孔子在葉儀舉行了壹場著名的關於“直弓”的政治討論。他這種帶有法冶色彩的治國思想,至少比主張“法後為王”的荀子、提供“嚴刑峻法”、“依法治國”的商鞅、韓非早了壹二百年。

歷史上的葉公是壹位勤勞、謙遜、善良、聰明、果斷、忠君盡職、謙恭有禮的仁者君子。可以說這樣的偉人在這樣的人才輩出的春秋時期是出類拔萃的。

“葉公好龍”原本是為了諷刺葉公和孔子之間的分歧。

“葉公好龍”的寓言起源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代。由於孔子訪葉並無收獲,而葉與孔子政見不合,弟子對此深為憂慮。在孔子成聖的西漢時期,儒者劉向在《新序·雜事》中描述了壹個“葉公龍浩”的故事,沒有經過嚴格考證的史實。他的“葉公·龍浩”只是壹種在民間流傳的傳奇故事。出於對古書古史的尊重,韓、劉向主編的《戰國策》、《新序》、《說苑》等書也對的壹些積極內容進行了編目和保留。然而,在“直弓”問題上,處於“獨尊儒術”文化氛圍中的劉向,采取了與壹切儒教同流合汙的態度,不惜歪曲孔子出使葉儀的歷史,在《新序·雜記》中編造了“葉公龍浩”的寓言故事,塑造了壹個口是心非的藝術形象,為孔子宣“不平”。兩千多年來,“葉公·龍浩”的寓言廣為流傳,葉公卻成了壹個虛偽浮華的形象,讓假龍看起來像真龍。然而,很少有人了解葉公的文學武功,也沒有人知道或深究“葉公·龍浩”出現的歷史原因,這壹說法抹黑了葉公幾千年。現在,我們可以通過與孔子的遊葉活動進行比較來理解這個寓言:人們都知道葉公尊重和珍惜人才,但真正的孔子卻害怕接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