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民國信紙的格子寬度

民國信紙的格子寬度

民國信紙的格子寬度約6mm左右。壹張信紙大概有300個格子左右,我們在寫信的時候有兩種,壹種是壹個壹個格子的信紙,還有就是橫杠為主的,沒有格子的信紙。三,我們通常用有格子的信紙的話,是壹般用來寫作文的時候使用,而我們寄給家裏親戚朋友的信的話,壹般都是用沒有格子的信紙。

古代紙與現代紙的區別

中國傳統手工造紙多以麻、植物韌皮纖維或竹子為原料,紙張為中性或偏堿性,保存期可達數百乃至上千年,也因此有著“紙壽千年”之說,古代流傳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書畫,大都因采用這樣的紙張而得以保存。

而民國書刊則大多采用機械磨木漿紙和酸性化學漿紙,紙張酸性強,保存時間壹長,就由淺黃轉為暗黃,有些甚至變為褐色,實際壽命不過百年左右。

現代紙種類太多,有新聞紙,箱紙板,銅板紙,膠版紙,凸版紙,草紙板(又名黃紙板或馬糞紙),白紙板,裝訂紙板,鈣朔紙,牛皮紙,玻璃紙,郵封紙,中國書畫用紙,有光紙,打字紙,書寫紙,凹版紙,鑄塗紙,啞粉紙等。

其制造工藝千差萬別,壹般壽命有二,三百年,主要看紙的價格,壹般好壹點的紙都可以保存五百年甚至更久,比如那些4,50元的畫冊。

所以古代紙與現代紙的區別主要在於制造工藝,材料。根據制造工藝,材料的不同,造成壽命,用途的不同。可以說,古代紙與現代紙根本就是兩碼事,完全不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