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鐵劍的發展有哪些古籍記載了?

鐵劍的發展有哪些古籍記載了?

江淹《銅劍贊》序說:“春秋迄於戰國,戰國至於秦時,攻爭紛亂,兵革互興,銅即不克給,故以鐵足之。鑄銅即難,求鐵甚易,是故銅兵轉少,鐵兵轉多。”

最早的鐵劍是在長沙壹座古墓中發現的春秋晚期的鐵劍,工藝水平又有較大提高,淬火鋒利,式樣別致。鐵劍代替銅劍是歷史的壹大進步。劍身由最短的如北京琉璃河發現的17.5厘米到最長如衡陽發現的那柄1.4米,威力大增。

據《左傳》、《國語》等史書記載,當時的名劍有“湛盧”、“大夏”、“龍雀”、“純鈞”、“莫邪”、“幹將”、“魚腸”、“勝邪”、“巨溯”、“龍淵”、“豪曹”等,割玉物如割泥。拳諺說“壹寸長,壹寸強”,劍身由短變長,兩側劍刃能更好地發揮劈、撩、掃、斬等技法,促成了劍術和劍法的多樣化。

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