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屈原《天問》寫作背景及心情

屈原《天問》寫作背景及心情

在屈原的作品當中,《天問》是壹個獨特的個體。無論是從內容還是語言的角度上,《天問》的風格與屈原的其他作品有著明顯的區別——不似《九歌》語言瑰麗大氣,也不似《橘頌》光明坦蕩,相反多了些神秘與晦澀。在《天問》中,屈原就天文地理歷史神話及人文提出了壹百七十余個問題,根據東漢王逸所考,《天問》是屈原被貶路上“……憂心愁悴……見楚有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天地山川祠堂……呵而問之”正因為這部作品中獨特的種種,《天問》的主旨即屈原的寫作最初動機成為了文學家和史學家壹直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 《天問》 屈原 楚文化 寫作主旨正文在屈原的作品當中,《天問》是壹個獨特的個體。無論是從內容還是語言的角度上,《天問》的風格與屈原的其他作品有著明顯的區別——不似《九歌》瑰麗大氣,也不似《橘頌》光明坦蕩,相反多了些神秘與晦澀。在《天問》中,屈原就天文地理歷史神話及人文提出了壹百七十余個問題,根據東漢王逸所考,《天問》是屈原被貶路上“……憂心愁悴……見楚有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天地山川祠堂……呵而問之”正因為這部作品中獨特的種種,《天問》的主旨即屈原的寫作最初動機成為了文學家和史學家壹直探討的問題。壹.何為主旨,眾說紛紜 自古以來,人們對天文的主旨眾說紛紜,比較有影響力和代表力的是東漢王逸、明朝王夫之和當代學者啟良的觀點。1) 王逸——泄憤說王逸認為《天問》為屈原被貶謫路上呵壁而作,以泄憤懣,抒瀉愁思。原為《問天》,又因天尊而不可問,故曰天問。王逸的觀點有壹定的理論基礎,因為《天問》全篇結構淩亂,用詞晦澀,能夠體會出作者復雜而沖動的情感。王逸之所以將《天問》看做“楚人輯”而“屈原作”也是為此。雖然這中看法頗延續了壹段時間,但逐漸受到懷疑。依我所見,《天問》雖行文淩亂,但提出的問題至深至廣,非壹時激動而能寫出。如開篇——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提問大膽深刻,在神秘色彩濃重的政治環境和封建迷信的社會中,這樣的問題不能不說是開創了先河,很難說是泄憤之作。因此認為王逸的觀點不足以成立。2) 王夫之——諷諫說 王夫之《楚辭通釋?6?1天問》雲:“原以造化變遷,人事得失,莫非天理之昭著;故舉天之不測不爽者,以問憯不畏明之庸主具臣,是為‘天問’,而非問天。”王夫之認為,屈原作《天問》意在向楚王進諫。從《天問》的內容上看,的確有這種可能。《天問》後半部分著重寫各個諸侯國的興衰,講述君主及臣子的作為,並提出了對政治現狀的不滿。如對伯邑考和梅伯兩位忠臣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與憤慨,對舜之胞弟象受到優厚待遇的不滿(何變化以作詐,而後嗣逢長)。若參考屈原當時的處境,王夫之的提出這樣的觀點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但這種觀點並不全面,僅考慮了《天問》的後半部分,卻遺漏了前半部分關於天地山川的質疑,因此這樣的理論是不全面的。3)啟良——反漢化說 啟良認為,可將屈原所處的楚文化同當時的中原文化看做兩種文化類型,並從二者之間的關系中去把握屈原的思想意向。由於中原人與楚人的文化理念、形態和特色不同,楚文化與中原文化難免發生沖突,尤其是在交通相對不便、交流堵塞的東周年間。這種理論的合理性可以從《天問》中援引大量楚地神話並將他們與中原文化進行對比上看出來。按照觀點,則《天問》主旨與《九歌》相似,是用楚人的思想感情來創作,其用意是表述楚人的信仰世界和文化精神。在天問中屈原對於中原文化中備受推崇的堯舜進行了壹定程度上的批判,而對中原很少進行肯定的澆、周昭王等無明顯的批評。我認為,若將《天問》理解成壹篇屈原給漢文化的檄文,未免有些狹隘,因為在我看來屈原在《天問》中宣傳的大多是關於正義與罪惡鬥爭的普世思想。雖然多提到楚國神話,但這些是作為屈原思想的載體出現。如果將這些作為《天問》的主體去理解,我認為會有所偏頗。二.《天問》主旨之我見1.質疑天問三百七十余句,壹百七十余問壹氣呵成,自始至終未曾脫離“質疑”二字。從壹“曰”字開篇,屈原闡述了自己種種質疑,其中不僅僅是單純的對自然現象的疑惑,在以天為神、充滿神學色彩的東周,問天既可以理解為對自己曾經的信仰的疑問。如古代人普遍相信盤古開天辟地,屈原卻開創性的提出——譢古支出,誰傳道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領主多以神意威服百姓。屈原這壹提問,已經遠遠超出了關於宇宙本源的科學性問題,而是對所謂“神授君權”的質疑甚至於否定。試問,在那樣壹個混沌初開的時代,能夠大膽的提出這樣問題的人有多少,退壹步講,有這種思想深度能夠提出這種問題的人又有多少。這種疑問,同時也意味著屈原信仰的崩潰。當時的屈原遭到誤解,被貶謫。將這些問題放置到當時的環境中,不難發現,屈原對自己的過去和現在產生了懷疑。他的迷茫在於不知自己何以登上仕途,又為何被那個曾給予自己前程的君主處罰(後人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然而屈原的質疑不僅僅限於自身的悲劇,他將這種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現象推廣開來,投射到神話傳說當中,便發現奸臣當道良臣遭叵的悲劇自古有之。於是他開始對社會本身產生疑惑。屈原能夠辨善惡,卻不明白為何在世界上善與惡的結果常常是恰恰相反。如屈原批評禹之胞弟象與想要謀害兄長並霸占嫂子,詭計多端,然而子孫卻長久興旺(負子肆情眩弟並淫 危害厥兄。何變化以作詐 後嗣而逢長。)他怒斥“犬豘之人”阻塞君主視聽,然而往往是這樣的人能夠被重用,想自己壹樣有壹腔熱忱和忠心的人卻郁郁不得誌。世道善惡黑白混亂,嗚呼屈子。與他曾經的作品《橘頌》中的“秉徳無私,參天地兮”與《惜頌》中的“值蒼天以為證……俾山川以備禦”所表達的對山川天地無上標準的景仰不同,《天問》中他卻提出了“天命反側,何罰何佑”“皇天集命,惟何戒之”。這表達除了他對天地的深度懷疑和對真理的追求。因此正如魯迅在《摩羅詩力學》中所說,屈原的《天問》“懷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瑣末,放言無憚,為前人所不敢言。”質疑,是為《天問》壹大主旨。2.探究天道這壹點原因應當參考春秋戰國時期的學術風氣。諸侯並起割據,也帶來了百家爭鳴,學術氣氛空前活躍,而討論中心大多有關於治國之道。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當時的“思想界”主要有兩種立場——“法先王”和“法後王”。法先王以古代君主為模範,而法後王者,往往探究歷史發展的趨勢,即天道。如《尚書》中用天命研究社會政治中的民命。以天道和治世相對照探討治理國家的法則,也成為《天問》中的壹大主要思想。這便是為什麽在《天問》的後半大量講述諸侯國興衰,實際上是為了找尋到壹個歷史發展的趨勢。從這種角度看,《天問》就不僅僅有文學上的含義,更是壹部政治著作,闡述了屈原的對整個宇宙、自然法則乃至人類社會變革的客觀規律進行的探究和其深刻的學術思想。總上所述,我認為《天問》的主旨是探究與質疑的結合,是屈原不斷探索真理的產物。《天問》“是屈原把自己對於自然和歷史的批判采用問難的方式提出。”(郭沫若《屈原賦今譯》)屈原的這部《天問》無論是在中國的文學、社會學還是史學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為研究我國文學和歷史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信息。但是當人遇到挫折時,不是不應當“天問”,而是要積極尋求問題的答案,以為解決問題奠定基礎。屈原最後投汨羅江而死,不能那個不說是壹個歷史的悲劇,但另壹方面,這也是個人的悲劇。我們無從想象如果屈原找到了心中疑問的答案,堅強的活在那個亂世中,會是什麽樣子,但單純的疑問從來不是實際解決問題的方法,每壹個人,對於心中的“天問”,都應作出自己理性的回答。參考書目:《國學經典叢書——楚辭》(中州古籍出版社) 《讀楚辭》胡適 《楚辭聽直》黃文煥 《屈原賦今譯》郭沫若雜感瑣記淩晨壹點,終於完成了這篇論文的初稿,松壹口氣。說實話,對於《天問》,無論是寫評析還是寫論文都不是什麽輕松的工作,單單是通讀《天問》就是壹個很大的挑戰(“需要很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老爸語)。尤其是《天問》不像屈原的其他作品可讀性強,它的結構相當零散,涉及到大量的天文地理知識,需要很大的古代漢語知識儲備(為此還特地查閱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以及天文相關知識)。第壹次寫論文,真辛苦,但是靜心想想,受益匪淺。仿佛是敞開了壹道古典文學的大門,而我有幸得到的鑰匙,竟然是這最華麗的《楚辭》。細細數來,讀《天問》的過程仿佛是遊覽壹個偌大的博物館,收獲的精神財富足以彌補身體上的勞累,真的值了。從沒有對自己讀過的書進行這樣理性而耐心的思考探究,這是我人生中寫的第壹篇論文,我應當珍惜他,因此我可以快樂而自豪地說——這篇論文,絕對是“原創版”。此時感到的,是指尖傳來的鍵盤的溫暖,是雙手因為長時間打字而顫抖,是盤坐著的雙腿發麻,而有壹種感覺淩駕於這壹切之上——喜悅。仿佛是親眼目睹了自己種下的種子突破泥土的重圍發芽長葉開花,仿佛在花上看到壹個綻放著的果實……窗外煙火早已睡去,壹片純粹的黑色。很久很久以前,那個叫屈原的詩人,看到的是否也是同樣的壹篇黑色呢?只是他太心急,心急到忘記等待了那即將噴薄而出的黎明吧…..略有所感,聊以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