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旁加個木念(鈢)?xǐ? 是壹個古代用的字,同“璽”印,印章。 自秦代以後專指帝王的印,玉璽。掌璽大臣。 璽書。屬於生僻漢字,現代漢語壹般不用。
擴展資料: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斯氏切《韻會》想氏切,?音徙。《說文》王者印也。本作壐。《玉篇》天子諸侯印也。《釋名》璽,徙也。封物使可轉徙,而不可發也。《韻會》信也。古者尊?***之,秦漢以來唯至尊以為稱。《左傳·襄二十九年》公在楚,季武子使公冶問,璽書追而與之。
《疏》此諸侯大夫印稱璽也。《周禮·地官·司市》凡通貨賄,以璽節出入之。《註》璽節印章,如今鬥檢封矣。《蔡邕·獨斷》皇帝六璽。《後漢·輿服誌》璽皆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凡六。外有大藍田玉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
《正字通》又舊制,乗輿六璽,唐攺為寶,唐末亡失,周廣順中,詔作二寶,曰皇帝承天受命之寶,皇帝神寶。初太宗刻受命元璽,以白玉為螭首。文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武後攺諸璽皆為寶,中宗卽位復為璽。開元六年,復為寶。初攺璽書為寶書,再攺傳國寶為承天大寶。
百度百科-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