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大將軍手寫

關於大將軍手寫

壹、官名。古代領兵之最高統帥。始於戰國,是將軍的最高封號,漢代沿置,職掌統兵征戰。事實上多由貴戚擔任,掌握政權,職位甚高。漢武帝時以大司馬為大將軍所兼官號,其後霍光、王鳳等均以大司馬、大將軍預聞政事,為中朝官領袖。亦有在大將軍之上冠以稱號者,如驃騎大將軍之類。東漢時多由貴戚充任。具體名號有建威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中軍大將軍、鎮東大將軍、撫軍大將軍等等,除驃騎大將軍之位稍低於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三國至南北朝時,大臣秉政,多加以“大將軍”之號。北周時行府兵制,編24軍,每軍設開府1人以統領、二開府則由壹大將軍統領。24軍***有12大將軍,兩大將軍由壹柱國統之。隋代左右武衛、左右武侯等各置大將軍,為統率禁軍之高級將領。唐代之府兵12衛,每衛有上大將軍1人,大將軍1人,將軍2人。禁軍之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等亦設大將軍,往往以宦官任之。宋代之16衛大將軍已屬空銜,無統兵實權。唐至元,定大將軍為武散官之首階。明清兩代於戰爭時由皇帝特派大將軍統兵,或於大將軍上再加稱號,如清代,肅親王豪格為靖遠大將軍,惠親王綿愉為奉命大將軍,皆統兵作戰,戰後即廢。

二、北魏女官官名。掌宮內諸事,次於內司,與作司、女侍中同相當於外廷二品官。

三、隋開皇二十年(600),改將作寺為將作監,主官將作大匠為大監。大業三年(607),改大監為大匠;五年,又改大匠為大監。唐初仍為大匠。龍朔二年(662),改為大監。又改殿中省為中禦府,主官殿中監為中禦大監。鹹亨元年(670)十二月,均復舊。天寶十壹載(752),又為大監。《資治通鑒·胡三省註》於龍朔改制,中禦大監察院“大”作“太”,將作大監不改字。按先秦古籍“太”壹般均寫作“大”。唐“大監”或即“太監”。

種中文名:大將軍

種拉丁名:Lobelia clavata E.Wimm.

地理分布:分布於貴州、雲南。

毒 性:全草有毒,投入糞坑內司殺蛆[8]。小鼠腹腔註射全草的氯仿粗提取物1000mg/kg,動物表現興奮奔走、震顫、步態不穩、嗜睡[A-25]。,

科中文名:桔梗科

科拉丁名:Campanulaceae

本科概述:本科約有70屬1600種,分布於溫帶與熱帶地區;我國有18屬約160種,布及全國,有毒植物僅限於半邊蓮亞科(Lobelioideae),其中半邊蓮屬(LobeliaL.)植物主產長江以南各省區,從此屬植物中已分出十余種吡啶生物堿,主要為山梗菜堿(lobeline)(17—1)。有些植物可供藥用,但過量則會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