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無論是教材還是閱讀書籍,文言文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以第壹本教材為例:全書共六個單元,包括文言文和現代漢語;至於要求學生背誦的段落,只有16.7%是現代漢語,66.7%是文言文。教材《解釋》也明確指出:“...現代文本占文本總數的30%左右”;“整套書安排的古詩文作品,約占總篇數的40%。其中,高壹以古文為主,著重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高三也有大量的古代文學作品。在繼續培養淺易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對文學作品的鑒賞和評價能力。”2002年4月,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閱讀教學作了如下要求:“閱讀古典詩詞和簡單文言文,背誦壹定數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理解詞語和短語的含義,閱讀課文,學會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說明高中語文教材對文言文教學的重視。近年來,全國高考語文題文言文部分的類型、難度、比重幾乎形成了壹種模式。了解這些,對我們的高中文言文教學會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2.文言文的兩大特點是“經久不衰”和“脫離口語”
“不變”指的是文言文的詞匯系統和語法系統。漢代以前,文言文是在口語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無論是先秦兩漢,還是宋元明清的文言作品,它們的基本詞匯和語法幾乎都是壹樣的。這在客觀上方便了我們:只要學習文言文,就可以不受時代的限制,自由地從浩如煙海的古籍中吸取所需的營養。當然,“脫離口語”的特點讓文言文和古奧語難以理解,所以必須在“熟稔”上下功夫。
所以語言訓練很有必要,培養簡單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如果妳讀了壹部文言文作品,不理解其中的詞義和句式特點,出現在另壹部作品中仍然不理解。這種閱讀方法對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不會有太大幫助。只有在知道詞義和句式特點的前提下,像朱所說的“字字屬實”,讓學生反復閱讀壹部文言文作品;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是有意義的。
總之,文言文閱讀訓練的重點應該是理解文言文中的常用詞和句型,閱讀和背誦課文。這樣才能有效積累語言材料,形成壹定的語感。所以每壹課的習題都是從理解單詞短語和熟悉閱讀兩個方面來安排的。教學參考書提供了寫作方法討論和分析的資料,僅供教師參考。
文言文閱讀訓練,如果只在課堂上進行,是很難形成能力的,因此,有必要在課堂上加強文言文閱讀。本單元對應的課外閱讀作品都有詳細的註釋和記者的提示。教師應該引導和督促學生認真閱讀。為了提高興趣,可以對照課堂上的教學課文閱讀壹些文章。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遇到不懂的東西,要查參考書,自己解決。老師也要加強引導,比如選取壹些例子,在課堂上進行指導。
二、高中三年六冊文言文“自主學習”教學框架
1,高中三年文言文單元教材結構為:
第壹冊:第五單元-先秦歷史散文第六單元-先秦學者散文
第二冊:第五單元-漢魏晉散文第六單元-唐代散文
三冊:第五單元-宋代散文第六單元-明清散文
三冊:第五單元——古文第六單元——古文文言小說
從教材編寫來看,* * *有十個單元的文言文,1-4冊各有兩個單元的文言文,5-6冊各有壹個單元的文言文。六冊按照古文的發展來編,難度也體現了從閱讀到鑒賞再到評價的能力梯度。此外,每本書都配有四個相應單元的文言文選文。
2.大綱和高考大綱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
大綱要求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指導思想是:強調閱讀、積累、思考;
高考大綱文言文的考點是:認識常見的文言文內容詞,認識常見的文言文虛詞,理解和翻譯文中的句子,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內容要點和概括中心意思,分析和總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
從大綱和教學大綱來看,文言文比重顯著,需要歸納整理的知識點較多,高考題全部來自課外活動。因此,以自主學習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學生共同構建文言文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才能不斷變化,形成文言文閱讀能力,讓學生終身受益。
3.高中三年文言文自學教學框架:
高壹高二自考安排如下:
首先,文言文第壹單元旨在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對文言文基礎知識點進行引導和講解;
其次,做好文言文自學的第壹課,明確自學的方法和要求,以及自學需要的工具。其中文言文自學的基礎知識點有:重要實詞(重點是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偏義復合詞)、重要虛詞(大綱規定的18虛詞)、文言文特殊句式、典型例句(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負載句)、文言文。
第三:每冊兩個單元壹個是老師的示範課,壹個是學生的自習課。無論是口語、閱讀還是自學,每壹課都要求文言文知識以單元為單位完成。同時要求每節課都要有老師或學生推薦,定義“每節課壹個分析點”。比如《我在鄉下》可以分析孟子的辯論藝術,孟子“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方法等等。
高三的自習安排如下:
以《孟子》、《史記》各章為全書的牽引重點,進行三次自學:壹是“棄舊推新,歸納貫通”,將兩年文言文知識以課為單位系統化,以溫故而知新為重點,引導學生形成筆記;二是“遷移訓練,教練技能”,訓練目的性強的專項和綜合題,認真執行考試大綱,認真落實能力培養目標。三是以課為點,訓練文言文專章鑒賞短文。
二是按照文言文考試大綱的順序進行總復習訓練,分為專項和綜合兩部分。然後檢查是否有泄漏並填補間隙。
三、文言文單元自學實驗報告
(1)實驗背景
1.學生學習文言文主動性差,老師辛辛苦苦卻壹無所獲或收獲甚微怎麽辦?
2.學習文言文壹定要把重點放在理解常用詞和句型上,放在熟讀和背誦上,其次要加強文言文課外閱讀。如何克服學生不踏實的問題?
3.老師講學生會,老師不講學生不行的原因是什麽?
用壹句話概括三個問題,就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妳就有興趣,變學生的思維為現實,妳就抓住了重點,變老師的思維為學生的學習,妳最終會自己去讀文言文,三變的核心是:自學。
(二)、實驗內容
高壹新教材第六單元——先秦諸子散文,人教版高壹語文讀本——孔孟之道、百家爭鳴八篇。
A.課堂上的文言文:
1.“魯茲、曾哲、尤然、龔西華坐”
2.“我在鄉下”
3.“勸說”
4.秋水
B.課外文言文:
①同第壹課閱讀(三天)
紀氏將攻擊顓頊和《論語》
父親何笑與《論語》
《射擊理論》袁浩文2001上海高考題
《論語》導論
(2)同第二課閱讀(三天)
我想要我想要的。
孟子·梁·王輝上下篇
2000年全國高考文言文閱讀,2006 54 38+0;
胡誌片、天丹片
(3)同第三課閱讀(兩天)
攻略與《孫子兵法》
解讀《韓非子·五傻》
(4)同第四課閱讀(兩天)
巧手識牛(莊子)
解讀《禮記·學記三則》
另壹個翻譯讀的是自讀本《五傻》
C.習題練習(共四課,每課包含兩到三個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
D.單元文言文知識短文和單元總結(兩天)
(3)實驗時間
三周(附表附後)
(4)、實驗設計
壹、明確單元學習重點,自學篇和課外閱讀篇(突出自學目的)
1,學習過程:
文學常識→單詞→單詞→句子→段落→文章→課後提問→課外練習→課外閱讀。
2.學習任務:
課內:a .註釋文學常識,造新詞新音。
B.註釋重點實詞、句型、釋義實詞和句型,並進行整理和總結
C.課後習題的書面簡答(註:課後的壹兩個問題往往是課文內容的導演;課後學三經常總結為內容詞;學四往往是課外延伸)
課後:
A.知識歸納和擴展
B.翻譯(課內四篇文章全譯,課後全譯,自讀口譯)
3.輔助練習冊“我的老師”
4、文學讀本(翻譯全文,回答閱讀中提出的問題)
5、方法:1)閱讀:通讀全文,大致了解重要意思,糾正讀音和正字)
2)背誦:(背誦全文,培養語感)
3)翻譯:(全文壹對壹翻譯)
4)原因:(整理文言文單詞和句型)
5)分析:(壹課分析壹道題)
6)練習:(課後練習和課外練習)
第二步:(每節課的自學部分)
壹是抄寫老師的示範教材筆記和自學筆記,讓學生學習和示範;
二是根據學生的任務和學習進程,課堂學生自學,教師巡回答疑,檢查學習情況;
三是晚會內容要限定時間,及時檢查,便於發現問題及時輔導,便於督促學生自覺學習的主動性;
四、每篇課文最後壹節自學是自學檢查輔導的時間(“n+3”課設計,n為自學時間,3為上課時間,1節課自學,2節檢查自學內容的落實情況)。主要內容有:檢查閱讀、背誦、翻譯、分析、練習的環節,課後的拓展訓練。
第三步:(單元自學總結)
首先,掌握文言實詞的特點
二、積累單元13文言文實詞和重要句型
第三,了解百家思想和作品的藝術特點。
㈤實驗結果
在為期兩周的文言文實驗教學中,作為實驗對象的學生感受如何?壹個學生在第壹節自習課跟我說:“老師教得比自己好”,第二節課開始自習時我又問他,他說:“不如自己學”;另壹個學生,我問他這學期語文進步最大的地方在哪裏,他說“自學文言文進步最大”;很多同學提前完成了第二課課文,課外閱讀量增加;有同學在我的調查詢問中說:“老師,這兩周的自習,我把文言文基礎知識總結梳理了壹遍,收獲最多。”“老師,我以為自己學不會,其實只有自學才能真正學到知識”等等。更可喜的是,在這壹周的學習時間裏,同學們從不會提問變成了會問,會問很多問題,很多是老師沒想到的,問題的範圍和細節更是出乎意料。我意識到學生從自學中受益匪淺,學生學習的主人翁精神得到了充分體現。更重要的壹個認識是:以前不太相信學生,太相信自己。甚至在實驗的過程中,我自己都有說出來的沖動,“日積月累的習慣”很難改變!)
(6)、實驗思維
思考壹:教學指導思想最終是否落到學生能力的形成上,是衡量教師思想是否解放的重要尺度!尤其是壹個老師給學生的能力在實踐中有多長才是核心!
思考二:只有教會學生“釣魚”,才能真正形成能力。只教知識不教方法,學生會更依賴,但老師會更累。
思考三:教師要有壹個“交流思想”的平臺:網絡、學生、同伴、報紙、電視,也就是用“信息”和“思想”進行交流。不斷的交流是進步、解放的課堂和教學氛圍中最重要的!
思考四:實驗本身是可喜的,但“它”本身不能成為探索文言文教學方法的思想絆腳石,所以對文言文教學的思考還在繼續。學無止境,教無止境!
思考五:從教師到學生的實驗體現了壹種“以人為本”的教學理論,這應該是壹切教學的基礎。
四、文言文自學知識點及檢測點設計
1,作家和作品
2.背景和問題解決
3、文言文知識點:
(1)發音和字形
(2)重要實詞:壹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
(3)重要虛詞:高考指定的65,438+08虛詞(and,what,Hu,Nai,its,and,if,what,for,how,also,by,because,Yu,and,then,who,it)。
(4)重要句型: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到達句(介詞、主謂到達句、介詞賓語、定語後置)。
4.翻譯全文(要求直譯,即壹壹對應,單詞實現;)
5.背誦全文
6.壹課壹分析:重點是理解文章的特點(思路、內容、藝術性或對文章某壹方面的思考)
7、課內培訓問題:
(1)課後提問
(2)支持培訓問題
課外訓練題:(1)翻譯讀本文言文八篇。
梁啟超曾說:“變則通,通則久。”變化就是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發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僅是振興中華民族的思想靈魂,也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前提。教師的創新理念和能力是教師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是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發展到壹定階段後所達到的壹種高級境界。每壹位老師都應該勇於並善於發現問題,揭開爭議神壇的教育現象,大膽改革創新,用最輕松愉快的教學方法,最簡單有效的教學手段,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