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是壹門以語言為研究對象的獨立科學。語言學的基本任務是研究語言的結構規律和演變規律,使人們了解關於語言的理性知識,提高學習和使用語言的水平。語言學包括理論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
2.專業語言學(特定語言學)
語言學研究特定的語言。它包括時間語言學和歷時語言學。總之,習語語言學只研究某壹種語言。
★3.***時間語言學
它是語言學的壹個分支,從發展的橫斷面描述來研究語言在壹定歷史時期的狀態和發展。比如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
★4.歷時語言學
語言學的分支,也叫歷史語言學,從縱向發展的角度研究壹種語言從壹個時代到另壹個時代的發展變化。
5.中國文學
又稱傳統語言學,是指19世紀歷史比較語言學出現之前的語言研究。此時,語言研究尚未獨立,語言學作為其他學科的附庸而存在。語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閱讀古籍和語言教學,為統治者治國或其他學科的研究服務。
6.“小學”
中國古代的“小學”最早是教授漢字的形(六書)、音、義,後來統稱為學習漢字、訓詁、音韻為“小學”。“小學”壹直是儒家經典的壹部分,包括音韻學、訓詁學、文字學。
7.普通語言學
以人類語言為研究對象,研究人類語言的本質、結構特征和發展規律,是綜合多種語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來的語言學,是語言學的重要理論部分。
8.理論語言學
它是普通語言學的壹部分,與應用語言學相對。理論語言學主要側重於對語言系統、語言應用機制、語言能力和語言發展史的描述。
9.應用語言學
語言應用學科實際上是壹門交叉學科,是相關學科的學者將語言學的基本原理與相關學科結合起來研究問題的新學科。狹義的應用語言學是指語言教學(包括聾啞和盲人教學)、文字的創造和改造、正字法、詞典編纂等。廣義的應用語言學還包括計算機相關的機器翻譯、信息檢索、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
★ 10.歷史比較語言學
65438+20世紀30年代出現的壹個重要的語言學流派,以歷史比較為基礎,研究母語相同的語言之間的親屬關系及其歷史發展。它的出現標誌著語言學的獨立發展,為現代語言學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補充)
★結構主義語言學
是指20世紀基於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現代語言學之父,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創始人,《普通語言學教程》的作者)的語言學理論而產生的學科。根據這壹理論,語言研究的對象是脫離具體環境的語言符號系統,而不是言語系統;強調* * *特點的價值,輕視歷時意義。受這壹理論影響的語言學派有三個: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和美國描寫語言學派。
★轉換生成語法
它是以喬斯基為代表的語言學派,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重點是從認知的角度來解釋人類的語言。區分先天的語言能力和後天的語言知識,認為語言具有生成能力,是對有限規則的無限使用,轉換是生成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