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 fèi tāng
2 《三因極壹病證方論》卷八:清肺湯 2.1 處方薏苡仁 防己 杏仁 冬瓜子仁各23克 雞子白皮7.5克
2.2 制法上銼為散。
2.3 功能主治治肺經實熱內壅,發熱汗出若露,咳嗽氣喘,咽中塞如嘔狀,或唾膿血。
2.4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12克,先以葦葉半握切碎,用水300毫升,煎至230毫升,入藥同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時服。
2.5 摘錄《三因極壹病證方論》卷八
3 《醫宗金鑒》卷四十壹:清肺湯 3.1 處方麥冬 天冬 知母 貝母 甘草 橘紅 黃芩 桑皮
3.2 功能主治治肺經燥熱咳嗽。
3.3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痰燥而難出,加栝樓子;痰多,加半夏;氣喘,加杏仁;胸膈氣不快,加枳殼、桔梗;咳久則宜斂,加五味子。
3.4 摘錄《醫宗金鑒》卷四十壹
4 《傷寒廣要》卷十壹引《方氏家藏方》 4.1 方名清肺湯
4.2 組成陳紫蘇6兩,陳皮6兩,甘草3兩,香附子6兩,桑白皮3兩,杏仁3兩,桔梗3兩,半夏4兩。
4.3 主治感冒咳嗽。
4.4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盞半,加生姜5片,大棗1個,煎至7分,去滓,通口服。
4.5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5 《景嶽全書》卷六十三 5.1 方名清肺湯
5.2 組成桔梗(去蘆)7分,片芩7分,貝母7分,防風(去蘆)4分,炙甘草4分,知母7分。
5.3 主治斑疹咳嗽甚者。
5.4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上以水1鐘,煎至5分,加蘇子(搗碎)5分,再煎溫服。
6 《眼科闡微》卷三 6.1 方名清肺湯
6.2 組成桑白皮(蜜水泡)3兩,地骨皮(去,骨,生甘草水泡)3兩,麥冬5兩,梔仁2兩(炒),川黃連(用紅花2錢酒煎,湯泡,炒)8錢,車前子(微炒)8錢,熟大黃2兩。
6.3 主治熱在心肺,眼多紅絲者。
6.4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每服3錢,早飯後或臨臥滾白水送下。紅退為度。
6.5 制備方法上為末,菊花煎湯為丸,如綠豆大。
7 《采艾編翼》卷二 7.1 方名清肺湯
7.2 組成桑白皮、雪梨皮、陳米、白茯、陳皮、當歸、生地、白芍、黃芩、天冬、梔子、紫菀、阿膠各等分,甘草減半,烏海1個,大棗2枚。
7.3 主治內傷積熱,咳嗽,先見痰後見血。
7.4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8 《金鑒》卷四十壹 8.1 方名清肺湯
8.2 組成麥冬、天冬、知母、貝母、甘草、橘紅、黃芩、桑皮。
8.3 主治肺燥熱咳嗽。
8.4 加減痰燥而難出,加栝樓子;痰多加半夏;喘加杏仁;胸膈氣不快,加枳殼、桔梗;久則宜斂,加五味子。
9 《麻科活人》卷三 9.1 方名清肺湯
9.2 組成枯黃芩7分,貝母7分,桔梗7分,防風4分,炙甘草4分。
9.3 主治麻後咳甚。
9.4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10 《雜病源流犀燭》卷壹 10.1 方名清肺湯
10.2 組成五味子、五倍子、黃芩、甘草各等分。
10.3 主治久咳失音。
11 《治疹全書》卷下 11.1 方名清肺湯
11.2 組成麻黃1錢5分,麥冬2錢,桔梗2錢,知母1錢,荊芥1錢,花粉1錢,訶子8分,杏仁14粒,石菖蒲8分。
11.3 主治疹後余毒留滯於肺,咽幹聲啞者。
11.4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上水煎,加生姜汁、竹瀝各數匙服。
12 《麻癥集成》卷四 12.1 方名清肺湯
12.2 組成荊齊、大力子、川貝、橘紅、桑皮、防風、知母、杏仁、瓜蔞、麥冬。
12.3 主治肺火痰濕,及肺胃虛火,發熱多汗,氣喘咳嗽者。
13 《回春》卷四 13.1 方名清肺湯
13.2 組成茯苓(去皮)、陳皮、當歸、生地黃、芍藥、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黃芩、山梔、紫菀、阿膠(蛤粉炒)、桑白皮各等分,甘草減半,烏梅1個。
13.3 主治肺有積熱,先吐痰而後見血者。
13.4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加大棗2枚,水煎,溫服。
13.5 加減喘急,加蘇子,去天門冬。
13.6 制備方法上銼1劑。
14 《回春》卷二 14.1 方名清肺湯
14.2 組成片黃芩1錢,山梔子8分,枳實8分,桑白皮8分,陳皮8分,白茯苓(去皮)8分,杏仁(去皮尖)8分,蘇子8分,麥門冬(去心)8分,貝母(去心)8分,沈香(磨水)5分,辰砂(研末,2味臨服調入)5分。
14.3 主治火喘,乍進乍退,得食則減,止食則喘者。
14.4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入竹瀝同服。
14.5 制備方法上銼1劑。
15 《幼科發揮》卷四 15.1 方名清肺湯
15.2 組成白術、茯苓、陳皮、薄荷、南星、桑皮、細辛、甘草、桔梗。
15.3 功效清肺。
15.4 主治咳嗽。
16 《張氏醫通》卷十六 16.1 方名清肺湯
16.2 清肺湯的別名杏仁清肺湯
16.3 組成桔梗湯加麥門冬、款冬花、杏仁、貝母、牛蒡子。
16.4 主治痘疹肺熱,喘嗽吐痰。
16.5 附註杏仁清肺湯(《麻科活人》卷三)。
17 《萬氏家抄方》卷六 17.1 方名清肺湯
17.2 組成人參、前胡、瓜蔞仁、桔梗、薄荷、貝母、甘草、桑皮、大力子、茯苓、旋覆花、枳殼。
17.3 主治痘瘡實熱,聲音不出,喘急咳嗽。
17.4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片,水煎服。
18 《醫學綱目》卷二十六 18.1 方名清肺湯
18.2 組成黃耆4錢,蒼術1錢,防風1錢,歸身1錢,茯苓1錢,五味子30粒,陳皮1錢2分,青皮5分,澤瀉2錢,黃柏6分。
18.3 功效除濕熱。
18.4 主治火嗽。
18.5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煎,去渣,臨臥稍熱服。
18.6 制備方法上銼如麻豆。
19 《永類鈐方》卷十壹 19.1 方名清肺湯
19.2 組成大黃、當歸、木通(去節)、赤芍、桑白皮(炙)、茵陳、地骨皮、幹葛、麻黃(去根)、粉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知母(炒)各等分。
19.3 主治肺氣壅盛,白雲赤腫,胬肉侵睛,多淚。
19.4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煎,食後服。
20 《普濟方》卷三二八引《簡易方》 20.1 方名清肺湯
20.2 組成當歸1分,防風1分,大川芎(銼)1分,生地黃(洗,切)1分,赤芍藥(銼)1分,黃耆(去根)1分,荊芥穗1分,甘草(炙)半兩。
20.3 主治婦人肺熱生風,面癗。
20.4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水1盞,煎至7分,食後通服,每日3次。
20.5 制備方法上為末。
21 《三因》卷八 21.1 方名清肺湯
21.2 組成薏苡仁3分,防己3分,杏仁3分,冬瓜子仁3分,雞子白皮1分。
21.3 主治肺實熱,肺壅,汗出若露,上氣喘逆咳嗽,咽中塞如嘔狀,短氣客熱,或唾膿血。
21.4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每服4錢,先以葦葉(切)半握,水2盞,煎盞半,入藥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21.5 制備方法上銼為散。
22 《三因》卷十三 22.1 方名清肺湯
22.2 清肺湯的別名紫菀湯
22.3 組成紫菀茸2兩,杏仁(去皮尖)2兩,訶子(煨,去核)2兩,漢防己1兩。
22.4 主治上氣,脈浮,咳逆,喉中如水雞聲,喘息不通,呼吸欲絕。因食傷脾,停滯痰飲,發為寒熱。
22.5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盞半,加雞子白皮1片,煎至7分,去滓,食後服。
22.6 制備方法上銼為散。
22.7 附註紫花湯(《普濟方》卷壹八四)。
23 《痘疹活幼至寶》卷終 23.1 方名清肺湯
23.2 組成酒炒花粉5分,麥冬(去心)5分,天冬(酒蒸)5分,甘草5分,桔梗5分,當歸(酒洗)5分,生白芍(酒浸)4分,黃芩(酒炒)4分,丹皮(酒洗)4分,知母(蜜炒)4分。
23.3 主治痘毒上沖,鼻中衄血。
23.4 清肺湯的用法用量上加生姜1片,水煎服,12服即止。加入發灰1錢,調服尤妙。
古籍中的清肺湯 《麻科活人全書》:[卷之三]咳嗽第五十。以二母散或麥門冬湯。除去升麻、赤芍、甘草。或清肺湯去桔梗、甘草。加蘇子。或秘本清肺湯去桔梗、甘草...
《醫學衷中參西錄》:[壹、醫方(三十壹)治咽喉方]咀華清喉丹並用,功力甚大。而又必細細嚼服者,因其病在上,煎湯頓服,恐其力下趨,而病轉不愈。且細細嚼咽,則藥之...
《痧疹輯要》:[卷三]論治(下)此毒解也,勿遽止之。若汗出太多,血流不止,當以清肺湯去款冬、杏仁,加麻黃根以斂汗,犀角地黃湯以止血...
《雜病廣要》:[外因類]中暑乘金也,或脈虛身寒,即暑傷元氣也,此為中暑,宜清肺湯、柴胡天水散之類(原作宜以清肺湯,有熱加柴胡,...
《外科正宗》:[卷之四雜瘡毒門]鼻出血第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