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壯族聖山的文化“基因”
龍創造了噴泉,三姐創造了愛情。
——《布洛陀的詩》
大明山是壯族的聖山。
大明山的壯語名為“巴什”,最早記載大明山的漢古籍《太平玉環記》音譯為“謝波山”。“巴”在壯語中是山的意思,“石”也寫成“社”,是社神或祖宗神的意思。“巴”的直譯意思是社會神山或祖先神山。
大明山就像它的名字壹樣,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千百年來,她美麗的山水孕育了周邊地區無數奇異的文化現象。隨著武鳴碼頭元龍坡遺址、綿陵遺址、安遺址、兩江獨山洞葬遺址、鹿窩馬山洞葬遺址等壯族古文明遺址的發現,人們對大明山神秘面紗背後的文化內涵有了新的認識,許多學者深入大明山。
近日,記者跟隨大明山旅遊開發商的腳步,也加入了解讀大明山文化密碼的愛好者行列。
銘刻在大明山深處的“掘尾拜山”故事
在大明山下的武鳴縣碼頭鎮,壹路陪同的廟口村村民盧叔指著龍頭峰東邊的壹座墳形山峰說,這就是著名的“莫莫挖”山。“莫滅挖”是壯族的壹個地名,中文翻譯過來就是“土圍龍之母墓山”。“屠未龍”壯族的故事被稱為“特掘”,“特掘掃墓”在壯族地區廣為流傳,但很少有人提及像大明山地區這樣的具體地名。除了“龍母墓”,還有很多地名與大明山禿尾龍的故事有關。比如羅博鎮的羅博灘就叫“龍穴”,據說是禿尾龍居住的“龍宮”。羅波鎮步嶺村的水潭,據說是專門挖龍的地方,大明山的龍頭峰就是磕頭拜的“禿尾龍”。
大明山地區流傳的“禿尾龍柏山”故事梗概如下:
很久以前,在大明山腳下的壹個村子裏,有壹個貧窮的“雅麥”(壯語意為寡婦),經常出去挖野菜。在壹個非常寒冷的冬天,她挖完野菜回來的路上,看到壹條長相奇怪的蛇蹲在路邊奄奄壹息。她覺得它很可憐,就把蛇帶回家給它取暖,餵它吃東西,蛇慢慢恢復了健康。
“阿麥”把小蛇養在家裏,像親生兒子壹樣照顧它。小蛇漸漸長大,“阿麥”的小屋再也裝不下它了,尾巴伸出來很多。阿邁告訴小蛇,只有剪掉壹條尾巴,它才不會越長越長。小蛇點點頭,阿麥拿起菜刀,把小蛇的壹條小尾巴切了下來。小蛇變成了壹條禿尾巴的蛇。壯語稱禿尾為“摳”,於是“阿麥”將小蛇命名為“特迪格”,人們按照壯族的習俗稱“阿麥”為“篾摳”(篾在壯語中是母親的意思)。
雖然“泰迪格”的尾巴不再加長,但它的身體越來越大,馬桶都快撐破了,吃的也越來越多。真的很難保持。挖掘者不得不把它送到河邊謀生。
Tedig走後,新鮮的魚和新鮮的水果經常莫名其妙地出現在Gedig面前,人們猜測是Tedig送上門的。“挖”的生活漸漸富裕起來,變成了德高望重的神仙。
後來“措挖”年老體弱而死,村裏人剛要為她舉行葬禮,就見壹陣大風雷雨,壹條金光閃閃的龍在空中飛下來,昂著頭,搖著尾巴,把“措挖”擡到大明山下葬。人們於是把這座山叫做“莫莫掘”(壯語“莫”意為墳墓)。
“三挖”下葬後,“三通挖”每年3月3日前後去大明山為“三挖”掃墓。“特掘”掃墓時,大明山地區將風雨交加,雷聲隆隆。風雨過後,連綿不絕的大明山到處落下,這是專門為母親挖的白槳。晚上,瀑布的轟鳴聲是“特別挖掘”舉行龍堂紀念養母的儀式。
這個故事就是著名的龍母起源的故事。這個故事在兩廣有不同版本,但都叫“挖尾拜山故事”。記者對比分析這些不同版本的龍母起源故事後發現,大明山龍母的故事最為具體準確,地理環境與故事背景最為吻合:背靠大山,有深潭,有河流,通向附近的大河。而且最重要的壹點是,大明山地區的“掘墓”故事最具越南古代文化特色,地名和人名都是壯語。全國學術界壹致認定龍母文化為古越文化,因此可以認定大明山地區“專掘墳墓”的故事是珠江流域龍母傳說故事的原始版本。其實所有龍母的故事,甚至是流傳在華語地區的龍母故事,都有著鮮明的壯族文化特色,“挖尾龍”的“挖”字就是壯語借詞。顯然,在這些不同版本的龍母故事中,只有流傳於大明山的龍母故事才是所有龍母故事的源頭,這才是原生態的龍母文化。
隱藏在歷史深處的大明山龍牧村
清代編纂的《婺源縣誌如畫》中有壹幅標有地名“龍母”的地圖。龍牧村位於大明山腳下的雷江尾附近,屬武鳴縣兩江鎮管轄。但在這幅清代地圖上,武鳴縣兩江尾尚未出現。龍牧村現在的名字是龍英村,在20世紀70年代龍牧村和鄰近的英俊村合並時改變了名字。後來,當兩個村莊分開時,龍牧村繼續使用合並時的名稱,但遠近村民仍稱龍英村為龍牧村。龍母曾是清代繁華的圩市,因表演大明山地區的雍戲而聞名。目前兩江尾和龍營村仍有記載清代和民初龍母尾的碑刻。
近日,記者專程來到龍牧村采訪,看到宣村的門牌上寫著“龍英村老龍母”的字樣。看來,龍牧村的名字不是壹個虛假的故事。最令人驚訝的是,在龍牧村的北路口有壹塊雕刻著蛇頭的圖騰石。圖騰石的石頭是花崗巖,估計是明朝以前的文物。整個雕刻風格簡潔生動。村民們斬釘截鐵地說,這是“挖尾龍”和“特挖”,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守護神雕像。龍母“好特別的挖掘機”也是他們村的。流經龍牧村邊緣的河叫龍河,壯語叫“大鱷魚”,意為蛇河。龍河是無名河的上遊,發源於大明山魯大峽,向南匯入右江,再匯入左江,形成邕江。
龍母村附近的蛇溪峽谷口有壹座龍母廟。據說古代龍母廟在大明山上,村民上山祭祀不方便。他們都提議在山腳下建壹座龍母廟。後來龍母出現了,發生了大洪水,把山上龍母廟的碑沖到了山下龍母廟的位置,於是大家就在這個位置上新建了龍母廟。
龍牧村還有壹個值得註意的現象,那就是著名的獨山戰國窯洞就位於龍牧村旁邊,這恐怕不是偶然的巧合。
廣西著名考古學家鄭先生最近訪問了村。他認為龍牧村是珠江流域唯壹以龍母命名、以龍蛇為圖騰的村落。其文化內涵非常深刻,值得進壹步挖掘和研究。
融人人心的龍母龍子,崇拜民俗。
清代編纂的《婺源縣誌》第三卷記載:“龍母廟,縣村眾多,供奉秦龍母文夫人”。這壹記載證明了大明山地區所崇拜的龍母神與梧州、廣東等地的龍母神是同壹人,從這壹記載也可以看出清代以前龍母崇拜的民俗是很盛行的。
記者在大明山腳下的兩江、碼頭、羅波等鎮采訪時發現,很多村落都有龍母廟和龍廟的遺跡,現在很多新建的廟裏也有龍母或龍神的神像。雖然羅蔔龍洞塘羅蔔寺正殿供奉的是顧思恩府地方官岑瑛,但入口兩側的側廳分別供奉的是龍母和觀音。
大明山腳下有壹個傳說,唐代大明山地區的大首領衛爵,在壯語中的意思是“姓爵”,“爵”的意思是禿尾龍的“凱特”,即以龍為姓。歷史上,在鹿窩鎮朱琴泉附近有壹座高祖廟,供奉龍母和魏玨。《婺源縣畫報》評論:“縣東北魏姓過半,或為爵,故稱高祖而?”這種現象說明大明山地區很多魏姓壯族人認為自己是龍的直系子孫,是龍母的後代。
大明山地區的壯族有壹個獨特的民俗:吃蛇、殺蛇是禁忌。有些受洋人影響的年輕人,會被老人罵殺蛇吃。他們說吃蛇會有災有報,家裏煮蛇會被落下的煙毒死。這種民俗與珠江流域的人們以蛇為食的習俗大相徑庭。只有長江沿岸的壹些蛋族的習俗與大明山地區的壯族相同。因此,有民俗專家認為,只有大明山地區的壯族和沿河的蛋族才是真正的“龍的傳人”。
大明山地區壯族掃墓的時間也與漢族不同。壯族以三月初三為清明節,漢族以清明節為清明節。壯族掃墓的習俗是祭祀五色糯米,據說是因為“特掘”的是五色龍。大明山“專掘墳墓”的民俗對壯族文化影響很大。據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梁教授介紹,上世紀80年代,在京的壯族代表在研究設立壯族法定節假日的提案時,曾以“專挖墳墓”的故事為依據,提出將3月3日定為壯族法定節假日,後得到自治區政府的批準。可以說壯族的三月三源於龍母文化。
龍母崇拜文化在大明山地區的廣大農村和群眾中根深蒂固,這在珠江流域並不多見。
袁隆坡、商周時期神秘的“龍形”玉雕
大明山下的兩江、碼頭、蘿蔔、鹿窩壹帶,是先秦時期壯族先民駱越人的大型聚居地。這裏的元龍坡地區發現了700多座商周至戰國時期的壯族古墓,出土了大量青銅文物。鄭先生在其新著《壯族文明起源研究》中認為,大明山下兩江鎮至碼頭鄉壹帶,是壯族古國,是壯族文明的發祥地。廣西歷史上最早的玉雕出土於元龍坡的壹座貴族墓。這座玉雕是壹只蜷曲的鱷魚。在這些古墓中,出土了數萬件魚鱗狀的玉器。每塊玉都有壹個像頭發壹樣的小孔。有專家認為,這是龍麟玉衣的玉片,是最尊貴的喪服。這些裝飾有龍的文物的發掘表明,早在商周時期,龍就成為壯族先民崇拜的圖騰。
龍神祭祀文物的元龍坡,恰好位於大明山“龍母墓”腳下。這是另壹個值得註意的文化現象。為什麽廣西的龍文化不是在北丘文化和大石禪文化出現的邕江、余江大川部產生,而是在高地方國中?
鄭先生在其新著《壯族文明起源研究》中解釋說,新石器時代晚期,全國範圍內有壹次大規模持續的洪水期。古老的邕江、郁江、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變成了壹個澤國,人類文明隨後走向了高地。這場洪水在漢族古籍和壯族布洛陀經詩中都有記載。泛濫的洪水使人們產生了征服洪水的強烈願望,這就是大禹治水等傳說和故事產生的原因。也是龍母故事誕生在大明山區的歷史原因。後來洪水逐漸平息,發生在高地的青銅文明逐漸向平原轉移,龍文化也逐漸向沿河平原傳播。
許多專家認為,西江龍母的故事說的是姓溫的龍母在秦朝時從西江上遊漂流而下。秦代越人沒有姓,龍母姓文的傳說,因為龍母的故事是在溫水盆地誕生的。古溫水盆地是大明山水系所在的右江、邕江流域。
近日,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邀請了由經濟學家、壯族專家趙、考古學家鄭、生態學博士、理論家蘇華清等相關學科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大明山地區的龍母文化資源進行調查研究。大家壹致認為,大明山地區是龍母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原來大明山的美景裏有這麽多的故事。走近大明山,解讀她的文化基因,才真正理解了她的博大和聖潔。大明山,妳是珠江的母親!妳是壯族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