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是人體運行氣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包括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每壹經脈,內部屬絡於壹定的臟腑(屬於臟的絡於腑,屬於腑的絡於臟),外部則分布於四肢、軀幹和頭面。
十二經脈按陰陽屬性分布於人體,四肢部陽經在外側,陰經在內側;太陰、陽明在前(外),少陰、太陽在後(內),厥陰、少陽在中。手足三陽經脈皆會於頭部,陽明在前,少陽在側,太陽在後。胸腹部分布著手足三陰經脈及足陽明經,腰背部為足太陽所過,側胸腹為足少陽所過。
十二經脈的流註順序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十二經脈的循行規律,《黃帝內經靈樞·逆順肥瘦》:“手之三陰,從臟(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胸)。”並按五行屬性互為表裏,陰經屬臟絡腑,陽經屬腑絡臟。其走向互相連接。
各經脈有五行屬性,且有氣血多少的不同。
詳見百科詞條:十二正經 [ 最後修訂於2016/4/17 23:18:35 ***6552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