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關張岱的事跡和故事

有關張岱的事跡和故事

張岱的簡介:

張岱(1597年~1679年)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

出生仕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精於茶藝鑒賞,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戲曲,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張岱為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

張岱的生平:

張岱生活於明朝末年。明中葉以後,宦官擅權,佞臣當道,特務橫行,黨爭酷烈,內憂外患,愈演愈烈。賢能忠直,或被貶逐,或遭刑戮。與此同時,思想界湧現了壹股反理學、叛禮教的思潮。

以王艮、李贄為代表的王學左派,公開標榜利欲、欲為人之本性,反對理學家的矯情飾性,主張童心本真,率性而行。這無疑是對傳統禮教的反叛,對程朱“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的挑戰。

在這種思潮的推動下,文人士子在對社會不滿之余,紛紛追求個性解放:縱欲於聲色,縱情於山水,最大程度地追求物質和精神的滿足。

他們壹方面標榜高雅清逸,悠閑脫俗,在風花雪月、山水園林、亭臺樓榭、花鳥魚蟲、文房四寶、書畫絲竹、飲食茶道、古玩珍異、戲曲雜耍、博弈遊冶之中,著意營造賞心悅目、休閑遣興的藝術品味,在玩賞流連中獲得生活的意趣和藝術的詩情。

另壹方面他們在反叛名教禮法的旗號下,放浪形骸,縱情於感官聲色之好,窮奢極欲,焚膏繼晷,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人情以放蕩為快,世風以侈靡相高。

擴展資料:

張岱及作品:

張岱是晚明小品文作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壹位。其小品文集有《瑯環文集》、《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其中後兩書都是入清以後的作品。張岱的小品文內容豐富,視野開闊,涉及到晚明社會生活與風土民情的方方面面,可視為壹部明末的文化風俗史。

他的作品切近日常生活,特別註重反映富有活力的民間文化與市井風情,對於人情世態和眾生相的描摹細致生動。其作品個性鮮明,主體色彩強烈,處處流露著自己的真性情。

尤其是入清以後的小品文,往往撫今追昔,以清新峭拔之語表現鄉土故國的哀痛之思,意緒蒼涼,感慨尤深。代表作品有《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說書》等。

張岱是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他把公安派的清新與竟陵派的陡峭熔於壹爐,兼取兩派之長,又以深厚救浮淺,以明快救僻澀,力避兩派之弊,形成了空靈中不乏凝重,詼諧中間有悲涼的獨特風格。

他在藝術上的最突出的特點是善於於極普通、極深細處捕捉描寫對象的特點而以傳神的筆墨出之,繪景逼真如畫,寫人神韻畢肖。他的小品文的另壹特點是善用自然本色的語言,於切中肯綮處下筆,不重雕鏤,不求孤峭,既富於生活氣息,又具有天然韻趣。

百度百科-張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