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風細雨不須歸”出自唐代張誌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全詩的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翺翔,江岸桃花盛開,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來遊去。漁翁頭戴青色鬥笠,身披綠色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作品原文: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張誌和〔唐代〕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詞句註釋:
漁歌子:詞牌名。此調原為唐教坊名曲。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雙調,五十字,仄韻。《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誌和曾謁見湖州刺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真卿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詞牌《漁歌子》即始於張誌和寫的《漁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簡稱。
西塞山:在浙江湖州。
白鷺:壹種白色的水鳥。
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鱖(guì)魚:淡水魚,江南又稱桂魚,肉質鮮美。
箬(ruò)笠:竹葉或竹篾做的鬥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編制成的雨衣。
不須:不壹定要。
作品賞析:
詞中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悅性的漁人形象:春江水綠、煙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岸畔桃紅,江水猛漲,鱖魚正肥時;青箬笠,綠蓑衣,漁人醉垂忘歸時。全詞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這是壹幅用詩寫成的山水畫,這是壹首色彩明優意萬千,脫離塵俗釣湖煙。思深韻遠情融景,生活任行樂自然的抒情詩。
“西塞山前白鷺飛”首句,點明地點;此西塞山何處?鄂州、湖州?雖有異議,對詞境來說倒無所謂。白鷺是自由、閑適的象征,“眾禽無此格,玉立壹間身。清似參禪客,臒如辟谷人”、“漠漠江湖自在飛,壹身到處沾漁磯”,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
“桃花流水鱖魚肥”第二句,點出江南水鄉最美好的季節——正是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鱖魚正肥時。“桃紅”與“流水”相映,顯現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寫的都是他們。“箬笠”就是用竹絲和青色箬竹葉編成的鬥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莖葉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龍須草(蓑草)為原料,它就是綠色的。“歸”,回家。“不須歸”,是說也不須回家了。作者在詞裏雖然只是概括地敘述了漁夫捕魚的生活,但是,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體會到詞的言外之意。從漁翁頭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風細雨裏欣賞春天水面的景物,讀者便可以體會到漁夫在捕魚時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壹位山水畫家,據說他曾將《漁歌子》畫成圖畫。確實,這首詞是富於畫意的。蒼巖,白鷺,鮮艷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黃褐色的鱖魚,青色的鬥笠,綠色的蓑衣,色彩多麽鮮明,構思也很巧妙,意境優美,使人讀作品時,仿佛是在看壹幅出色的水鄉春汛圖。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讀者的不是壹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淡、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後,不僅壹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
創作背景:
公元772年(唐代宗大歷七年)九月,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張誌和駕舟往謁,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鱖魚水美,他們即興唱和,張誌和首唱,作詞五首,這首詞是其中之壹。
作者簡介:
張誌和(732年—774年?),唐代詩人,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祁門縣燈塔鄉張村庇人,祖籍浙江金華,先祖湖州長興房塘。張誌和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後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後有感於宦海風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的情況下,棄官棄家,浪跡江湖。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萬字,《大易》十五卷,有《漁夫詞》五首、詩七首傳世。
後世影響:
蘇軾和黃庭堅都喜愛張誌和的這首《漁歌子》詞。據《巖下放言》和《白香詞譜箋》載:蘇軾非常喜愛這首詞,但遺憾它不能歌唱,於是稍加增刪,作《浣溪紗》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蔽壹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黃庭堅聽到後繼作了壹首,以太平州的新婦磯和池州女兒浦入詞:“新婦磯頭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月沈鉤。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壹時休。斜風細雨轉船頭。”對此蘇軾戲說雲:“才出新婦磯,便入女兒浦,誌和得無壹浪子漁父耶!”黃庭堅晚年又對這首《漁歌子》詞進行了擴寫:“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欲避風波險,壹日風波十二時。”蘇軾笑他說:“魯直乃欲平地起風波也。”這些故事流傳甚廣。
張誌這首《漁歌子》吟成後,不僅壹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