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 bēn tāng
2 處方半夏(湯洗七次)吳茱萸(湯洗)桂心 人參 甘草(炙)桑白皮(炙)葶藶(炒)各75克
3 制法上為銼散。
4 功能主治治肺之積,在右脅下,大如覆杯,久久不愈,灑灑寒熱,氣逆喘咳,發為肺癰,脈浮。
5 息賁湯的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紅棗2枚,煎至160毫升,空腹時服。
6 摘錄
《三因極壹病證方論》卷八
7 《三因》卷八 7.1 方名息賁湯
7.2 組成半夏(湯7次)2兩半,吳茱萸(湯洗)2兩半,桂心2兩半,人參2兩半,甘草(炙)2兩半,桑白皮(炙)2兩半,葶藶(炒)2兩半。
7.3 主治肺之積,在右脅下,大如覆杯,久久不愈,病灑灑寒熱,氣逆,喘咳,發為肺癰,其脈浮而毛。
7.4 息賁湯的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姜7片,大棗2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7.5 制備方法上銼散。
7.6 附註本方改為丸劑,名“息賁丸”(見《簡明醫彀》)。
古籍中的息賁湯 《雜病廣要》:[臟腑類]喘湯,治氣虛喘促,及大病後虛喘,於本方加五味子。息賁湯,治肺之積,在右脅下,大如覆杯,久久不愈,灑灑...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三十三積聚門]藥方淅寒熱喘效,發為肺壅,其脈浮而毛。(《三因》)息賁湯治前證。半夏(泡)桂心人參吳茱萸(泡)桑白皮(...
《證治準繩·類方》:[第二冊]積聚,生姜五片,紅棗二枚,煎至壹盅,食前服。半夏湯治肺積息賁咳嗽。半夏(湯泡去滑,焙幹)細辛(去苗葉)桑...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脾積。息賁湯半夏、吳萸、桂心各壹錢半,人參、桑白皮、苦葶藶各七分,甘草五分,姜棗煎服。治肺積。奔豚...
《嚴氏濟生方》:[心腹痛門]脅痛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