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戰場上最常見的壹種冷兵器,被稱為夷矛
這件兵器是我國古戰場上很常見的壹種冷兵器,它就是“鈹”。鈹是我國古代壹種類似長矛的冷兵器,是矛和短劍相組合誕生的壹種新式兵器,它最早出現於殷商時期,在當時被稱為“夷矛”,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鈹在戰場上的作用越來越大,在這期間鈹還有過很多奇怪的稱呼,比如“鎂”、“鈦”等等,後來定名為“鈹”。
鈹正式成為戰場上主要使用的兵器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在當時的很多古籍中都有關於鈹的描述,在《左傳》中有記載:“抽劍刺王,鈹交於胸”,這段話出自《左傳》中記載的“設諸刺吳王”,在當時鈹就已經是很常見的兵器。
鈹在古代又被叫做“大矛”,它與矛壹樣屬於長兵器,結構上相差不大,但在形制上有很大區別,鈹的頭部相比較於矛要更加的長,古代的矛頭壹般為20厘米左右,鈹頭則是在30厘米左右,兩面開刃,在外形上並不像是矛尖,更像是壹把短劍,它的柄部也采用了我們古代最堅韌的特殊復合材料“柲”。
在我國東周時期到漢朝初期出土的壹些古墓中就有很多“鈹”被考古學家挖掘出來,在剛開始出土的時候因為鈹的柄部早已經被腐蝕,只有鈹頭被完好的保存了下來,因為鈹頭過於類似短劍,考古學家在早期還將鈹視為古代短劍,後來才發現鈹是壹種新的古代長兵器。
在漢朝之前鈹的材質多為青銅,戰國初期,當時的鈹最為流行,尤其是以秦國的鈹和趙國的鈹最為著名,在現如今出土最多的鈹就是戰國時期秦趙兩國的戰鈹,兩者又各有特點秦國的戰鈹有鐔,趙國的鈹則沒有,所以後來秦國的鈹又被稱為“鎩”。
到了漢朝初期鈹的材質升級換代成了鋼鐵並且形制上也稍有變化,相比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鈹,漢鈹的頭部變得更長,因為材質的更換漢鈹的頭部更加堅韌鋒利,在西漢的軍隊中還有“長鈹都尉”的職位,可見當時鈹在軍隊中的重要地位。
雖然說鈹是壹種長冷兵器,但是在壹些古籍中也有記載“鈹,劍之別名”,或是說鈹是“大針”,還有鈹和盾牌壹起被使用的記載,這就讓人不禁思考起兩三米的鈹再加上盾牌該如何戰鬥。這種兵器壹直被使用到漢朝中期,隨後才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在秦兵馬俑出土之前,這種兵器在歷史記載中的記載不算少,但是壹直沒有實物出土,所以當時並沒有人見過,以至於後來出土的銅鈹好長時間都被當作是銅短劍,以至於現在經常被了解的人當作趣談。
在我國還有很多的冷兵器在歷史的長河中靜靜地等待著有人可以挖掘出它們的存在,了解它們的故事,感受它們的歷史,帶著我們追憶我國古戰場上的廝殺,感受著古代先輩們手持著它們浴血廝殺,逐鹿中原是何等的雄壯,冷兵器是我們民族歷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中華武文化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