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舞》是起源於漢代的壹種民間舞蹈,後來在四川羊子山出土的樂舞畫像磚問世後,人們對這種樂舞的傳播和影響有了深刻認識。
這個畫像磚的右下角有壹個女性舞者,她手持長巾,飛跑似的要離席而去,旁邊壹個胖胖的男性舞者呈現出戀戀不舍的樣子,表情非常的生動。
漢代的《巾舞》是當時著名雜舞之壹,這些《巾舞》的舞者手中持巾而舞。《巾舞》表演者多為女性,她們所持的“巾”,有長短之分,多用綢條制成。
人們在跳《巾舞》的時候,表演者在“巾”下面裹壹個小木棍,然後帶動綢條揮舞。後來在山東出土的壹方畫像石上,就有《巾舞》的典型形象。
在畫像石中,壹個高髻細腰的女子,下身穿著分成四片的舞裙,裙子長得拖在地上,看不見雙足。裙衩開得極高,從腰部就開始分片。
《巾舞》的舞人手舞雙巾,雙巾在身體兩旁轉環飛舞,舞人上身略向後仰,頭稍偏於壹側,雙手抱在胸前,似是做曲線退步的繞巾動作,身段優美,姿態生動,表現出了舞蹈的韻律感。
從漢代開始,這種《巾舞》就廣為流傳了,逐漸形成了《四舞》,也就是《拂舞》、《鼙舞》、《鐸舞》和《巾舞》4種樂舞。後來史書《隋書·音樂誌》中記載:
牛弘請存鞞、鐸、巾、拂四舞,與新伎並陳。因稱四舞。
《拂舞》是壹種舞女手中拿著“拂子”而舞的舞蹈表演。“拂子”又被叫做“拂塵”,“拂子”多用動物的尾毛捆紮在把柄上做成的。《拂舞》也是漢代末期江南流行的壹種舞蹈,也有人稱之為《白符舞》,或者《白鳧鳩舞》。後來晉代有壹首樂舞詩《白鳩篇》就寫到了這種舞蹈,詩道:
翩翩白鳩,載飛載鳴。懷我君德,來集君庭。
到了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有壹首《白鳩拂舞辭》的詩,專門寫到了這種《拂舞》,詩道:
鏗鳴鐘,考朗鼓。歌白鳩,引拂舞。白鳩之白誰與鄰,霜衣雪襟誠可珍。
從以上詩詞描述中,可以得知《拂舞》用的是壹種很清雅的舞蹈動作,而且舞中是配歌的,歌舞相伴,《拂舞》內容大都是歌頌當時有君德或高尚品質的人。
《鞞舞》也是當時壹種名舞,“鞞”通“鼙”,因此也叫《鼙舞》,從“鼙”的字形上即可看出它與鼓的關系。其實至少在周代就已經有了鞞鼓的存在,古籍《禮記·月令》中曾經記載:“是月也,命樂師修鞀鞞鼓。”
可見,這種鼓是周代鼓師們用來祭祀鼓神,類似於後來的雷鼓。到了漢代,鞞鼓成為軍中樂器。漢代蔡琰那首著名的《胡笳十八拍》中就有這樣的句子,詩道:
鞞鼓喧兮,從夜遠明。風浩浩兮,暗塞昏營。
所以漢代著名文學家許慎在他所著的《說文解字》中把“鞞”字解釋為“騎鼓也”。這是說鞞舞已成為當時壹種禮儀制度,因此《鞞舞》的起源應該在漢代時期。
還有,《鐸舞》中的鐸,其實早在周代就已經是非常重要的壹種禮器了。古籍《周禮·地官·鼓人》中記載“以金鐸通鼓”,也就是說“鐸”可以和鼓相配合來完成禮樂的儀式。
漢代《鐸舞》具體表演情形,已經很難去考證了,不過“鐸”和“鞞”壹樣,在兩漢時期都是軍中的壹種器物。後來晉代著名學者傅玄所作的《鐸舞》歌詞《雲門篇》中,就形容了《鐸舞》表演者的生動形態,原文是這樣記載的:
身不虛動,手不徒舉,應節合度,周其敘時。
因此,《鐸舞》舞姿和舞態已經充分儀式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