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幾乎把整本《山海經》註冊了。
《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著名神話學家作家袁珂評價“匪特史地之權輿,乃亦神話之淵府”。
南山經
原文
南山經之首曰?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花,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榖(音谷)而黑理,其花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音遇)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麗麂之水出焉,而西流註於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譯文
南方首列山系叫做鵲山山系。鵲山山系的頭壹座山是招搖山,屹立在西海岸邊,生長著許多桂樹,又蘊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中有壹種草,形狀像韭菜卻開著青色的花朵,名稱是祝余,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饑餓。山中又有壹種樹木,形狀像構樹卻呈現黑色的紋理,並且光華照耀四方,名稱是迷谷,人佩帶它在身上就不會迷失方向。山中還有壹種野獸,形狀像猿猴但長著壹雙白色的耳朵,既能匍伏爬行,又能像人壹樣直立行走,名稱是狌狌,吃了它的肉可以使人走得飛快。麗麂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往西流入大海,水中有許多叫做育沛的東西,人佩帶它在身上就不會生蠱脹病。
招搖山
據多方考證,普遍認為是廣西的苗兒山。海拔2141米,是廣西乃至華南地區的第壹高峰,山中及附近壹帶以產桂著稱。
奇獸
狌狌
存在三種種形態描述:
1.白耳猴形(“其狀如禺而白耳”《山南經》),
2.人首豬身(“狌狌知人名,其為獸,如豕而人面”《海內經》)。無論是哪壹種,狌狌都很強壯而且聰明。
3.張華在《博物誌》中認為:狌狌若黃狗,人面,能言。
植物
祝余
據調查祝余可能就是如今的玉竹,和韭菜同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此長的比較相似,《本草正義》中記載玉竹“而胃火熾盛,燥渴消谷,多食易饑者,尤有捷效”。因此也符合山海經食之不饑的特點。而且玉竹也正好是廣西擁有的物種。
迷轂
形態像構樹,有黑色的紋理,它的花光華照耀四方,人佩戴,不會迷失方向。晉·郭璞《山海經圖讃·迷榖》“爰有奇樹,產自招搖。厥華流光,上映垂霄。佩之不惑,潛有靈標。”
水中生物
育沛
育沛和“玉佩”,音相同, 玉是有靈性的,世間不會有兩塊相同的玉,因為每壹塊玉都是天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是萬年風吹雨刷的結果。將育沛戴在身上可以免受蟲脹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