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震宇先生對該楚墓出土的簡牘、墓葬形制和隨葬品與其他墓葬的同類物品進行了分析比較,不同意上述觀點。他認為墓主人邵谷不是邵華,而是生活在楚威王或更早,而《史記》記載的邵華主要的政治和對外活動是在楚懷王後期,邵谷和邵華是生活在不同時期的兩個人。墓主人邵古的社會地位僅相當於醫生。據史書記載,邵華是十五年前楚國駐的壹位老練的外交家。“齊破燕”後,擔任聯合趙、魏、齊的重要使命。後來被送到越國,為越王所用。五年後,由於邵滑在越國的離間活動,楚國趁機出兵滅越,邵滑是滅越的大功臣。據史書和竹簡記載,在楚威王之前,楚越兩國的關系就非常密切。楚昭王曾娶越王勾踐的女兒為妾,勾踐用自己珍貴的青銅劍作為娶她的工具,流入楚國,這也不是沒有可能。墓主人邵古是以喪為氏的楚王室。從他祭祀先王、先王推斷,他是楚王的曾孫,竹簡中也記載他經常“進進出出侍奉王”,可見他與楚王的關系非常密切。他死時,還很年輕。也有可能是楚王為了表彰邵的忠心耿耿,把珍貴的於越勾踐劍埋在了他的墓中。
另壹方面,方莊酞先生認為越王勾踐的劍為什麽會來到楚國,這與楚國滅越的問題密不可分。因此,江陵王山1墓的上限壹定是在楚國滅亡之後,其下限壹定是在楚王和弟子都在陳之前。因為在楚國滅亡之前,越國正處於繁榮時期,勾踐的劍不可能流竄國外。據方先生考證,越王勾踐的劍也是“越王赴楚而死於的隨葬品”(見江漢考古1980號、1號)。除上述三種意見外,已故著名考古學家先生認為,春秋末期,吳國聯合晉國抗楚,楚聯合起來畫吳國圖,兩者互聘。於是,吳被提拔了,也在楚地出土了。勾踐滅吳後,越楚接壤,更有可能互通有無,互贈禮物(引自譚維思《文物》第5期文章,1986)。從這個角度來看,越王勾踐,他隨身佩戴的青銅劍,為什麽會出土在離越國很遠的江陵的楚墓裏,至今仍是壹個未解之謎。